三国志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西晋)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等都有记载。《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丰富了陈寿《三国志》文本本身。
攸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乃求为蜀郡太守。道绝,不得至,驻荆州。太祖迎天子都许,遗攸书曰:“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于是征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钟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建安年,从征张绣。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是岁,太祖自宛征吕布,至下邳。布败退,固守,攻之不拔。连战,士卒疲,太祖欲还。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战皆北,其锐气衰矣。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溃,生擒布。

【原文】

攸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乃求为蜀郡太守。道绝,不得至,驻荆州。太祖迎天子都许,遗攸书曰:“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1〕,不已久乎!”

于是征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钟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

建安三年,从征张绣。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2〕;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3〕,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

是岁,太祖自宛征吕布,〔一〕至下邳。布败退,固守,攻之不拔。连战,士卒疲,太祖欲还。

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4〕,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5〕,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溃,生擒布。

【注释】

〔1〕顾:却,反。观变:观望时局的变化。

〔2〕相恃:相互依靠。

〔3〕游军:指没有固定根据地四处流动的军队。

〔4〕北:败北。

〔5〕及:趁。

【裴注】

〔一〕《魏书》曰:“议者云:‘表、绣在后而还袭吕布,其危必也。’攸以为:‘表、绣新破,势不敢动。布骁猛,又恃袁术;若纵横淮、泗间,豪杰必应之。今乘其初叛,众心未一,往,可破也。’太祖曰:‘善!’比行,布已败刘备,而臧霸等应之。”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中草药大全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神农尝百草,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