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1〕: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2〕,皆降。〔一〕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3〕。
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4〕;先主至京见权〔5〕,绸缪恩纪〔6〕。〔二〕
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进曰〔7〕:“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8〕;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9〕: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
先主从之,权果辍计。迁观为别驾从事。〔三〕
十六年〔10〕,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钟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于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11〕,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12〕。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四〕
【注释】
〔1〕四郡:即下文所列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都在荆州南部,是赤壁之战后孙刘两家瓜分荆州刘备所得的部分。孙权只得到荆州中部的江夏郡和南郡。北部的南阳郡仍在曹操手中。就面积而言,刘备所得最大;但若从地理的位置来看,则以孙权所得为重要。
〔2〕武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桂阳:郡名。治所在今湖南郴(chēn)州市。零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
〔3〕稽颡:跪拜。
〔4〕妹:即刘备妻子孙氏。事见本书卷三十七《法正传》、卷三十四《先主吴穆皇后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5〕京:地名。在今江苏镇江市。后来叫京口。
〔6〕绸缪恩纪:加深亲戚情谊。
〔7〕殷观:事见本书卷四十五《杨戏传》载杨戏《季汉辅臣赞》。
〔8〕然赞:赞同。
〔9〕兴动:兴师动众。
〔10〕十六年: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 )。
〔11〕因:凭借。资:财物。
〔12〕赂遗(wèi):赠送。巨亿:亿亿,指极大的数目。
【裴注】
〔一〕《三辅决录注》曰:“金旋字元机。京兆人。历位黄门郎,汉阳太守,征拜议郎,迁中郎将,领武陵太守;为备所攻劫,死。”子祎,事见《魏武本纪》。
〔二〕《山阳公载记》曰:“备还,谓左右曰:‘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乃昼夜兼行。”
臣松之按:《魏书》载刘备与孙权语,与《蜀志》述诸葛亮与权语正同。刘备未破魏军之前,尚未与孙权相见,不得有此说。故知《蜀志》为是。
〔三〕《献帝春秋》曰:“孙权欲与备共取蜀,遣使报备曰:‘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备欲自图蜀,拒答不听,曰:‘益州民富强,土地险阻;刘璋虽弱,足以自守。张鲁虚伪,未必尽忠于操。今暴师于蜀、汉,转运于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虽有无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议者见操失利于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权知备意,因召瑜还。”
〔四〕《吴书》曰:“备前见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松等具言之,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