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他二十岁左右跟随著名学者宋仲子学习。在不到三十岁时,荆州牧刘表,聘任他为部江夏郡从事史。当时江夏郡沙羡县长贪污不守法纪,潘濬查办后将其处死,全郡为之震恐。后来他担任湘乡县令,在治理上很有名声。
刘备兼任荆州牧,以潘濬为州政府的治中从事史。刘备西进益州,潘濬负责处理留守的州政府公务。
孙权出兵袭杀关羽,兼并了荆州;任命潘濬为辅军中郎将,授给他一支兵马。接着潘濬升任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
孙权称帝,委任他为少府。晋封刘阳侯。又升为太常。
武陵郡内五溪地区的蛮族发动叛乱聚结纠合,孙权授予潘濬节杖,指挥各军前往讨伐;他所允诺的赏赐必定兑现,但是他的法令也绝不能违犯;在这场平叛战役中斩杀和俘虏的叛军,大约有上万人。从此蛮族各部势力衰弱,这一方的秩序恢复宁静。在此之先,潘濬与陆逊都驻守在武昌,共同掌管留守公务。他从五溪回来后,又依旧在武昌。
当时中书典校郎吕壹操纵威权,上奏请求查办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人,这些大臣的行动都受到限制。黄门侍郎谢厷,在谈话之间问吕壹说:“顾丞相的事怎么样?”吕壹回答说:“好不了。”谢厷又问:“如果此公被免职斥退,谁应当代替他?”吕壹没有回答。谢厷说:“是否潘太常会得到他的职务呢?”吕壹过了很久才说:“您的话差不多。”谢厷马上对他说:“潘太常,一直对您切齿痛恨,只是距离远没有机会罢了。如果他今天入朝代替顾公为丞相,恐怕明天就要刺杀您了!”吕壹听了大为惊恐,赶紧把顾雍的问题一笔勾销。
潘濬请求来到建业,朝见孙权,想把心中的话都说出来对孙权进行劝谏。他到达建业之后,听说太子孙登已经多次向孙权进言斥退吕壹等人,而孙权却不听从;潘濬就大摆宴席邀请朝廷百官,想借此亲手用刀杀死赴会的吕壹;然后自己承当罪责,为国家铲除祸患。吕壹暗中得知消息,称病不去。
潘濬每次进宫见孙权,没有哪一次不陈述吕壹的奸险。从此吕壹受到的宠任逐渐减弱,后来落得被诛杀的下场。孙权为之引咎责备自己,同时也讥诮责备大臣。事情经过记载在本书《吴主传》中。
赤乌二年(公元239),潘濬去世。他的儿子潘翥继承了爵位。潘濬的女儿,许配给孙权的儿子建昌侯孙虑为妻。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他是丞相陆逊的本家但晚一辈。
孙权黄武初年,陆凯先后担任永兴、诸暨两县县长,所到之处都有政绩。被任命为建武都尉,开始统领兵马。他虽然指挥军队,却手不释卷。陆凯很喜欢扬雄《太玄》这本书,论述推演其中的意思,用来占卜吉凶总是应验。赤乌年间,他出任儋耳郡太守。讨伐朱崖的叛军,斩首俘虏敌人立下军功,升为建武校尉。
孙亮五凤二年(公元 255),他奉命讨伐零陵郡山区的叛匪陈毖,斩杀陈毖,取得全胜;被提升为巴丘战区军事指挥官、偏将军,封都乡侯。转为武昌右部的军事指挥官。后来与众将一起前往寿春作战。回来后,他先后升任荡魏将军、绥远将军。
孙休即位为帝,陆凯升任征北将军,被授予节杖,兼豫州牧。
孙皓立为皇帝后,陆凯又升任镇西大将军,巴丘长江防线总指挥官,兼任荆州牧,晋封嘉兴侯。孙皓与晋国讲和,使者丁忠从北方回来,劝孙皓说是可以袭击北方的弋阳郡;陆凯进言劝阻。事情经过记载在本书《孙皓传》。
宝鼎元年(公元 266),陆凯升任左丞相。孙皓生性不喜欢别人看自己,群臣侍从朝见时,都不敢冒犯看他。陆凯劝孙皓说:“君臣之间没有不相认识的道理;否则猛然有无法预料的危险出现时,就不知道该去救谁了。”孙皓特别准许陆凯看自己。
孙皓下令迁都到武昌;扬州的百姓必须溯长江而上运去大量供给朝廷使用的物资用品,深感痛苦。再加上朝廷政事处理毛病很多,弄得黎民百姓穷困不堪。陆凯为此呈上奏疏说:
为臣听说有道的君主,用快乐来使民众快乐;无道的君主,用快乐来使自己快乐。使民众快乐,快乐持续得更长久;使自己快乐,将会得不到快乐而灭亡。民众是什么?民众是国家的根本;确实应当重视他们吃的问题,爱护他们的生命。要知道民众安定君主才会安定,民众快乐君主才会快乐。
自从近年以来,君主的威望被类似夏桀、商纣的举动所损伤,君主的英明被类似奸雄的作法弄得黯然失色,君主的恩惠被一批邪恶小人所阻塞。没有出现什么灾荒民众却丧失生命,没有兴办什么大事国家却财政空虚;受罚的人毫无罪过,受赏的人毫无功劳;使得君主有施政谬误的过失,上天也为之显现异常的现象以示警告。但是朝廷的公卿大臣,都对君主献媚以谋求宠爱,压榨百姓以攫取优厚的私利;引导君主走上邪路,使用淫乱的风俗败坏政治:为臣私下深感痛心!而今邻近的晋国与我们友好,四方边境没有战事;应当专心专意停止劳役让士兵充分休养,充实仓库储备,以等待天时。但是陛下却转动念头,骚扰百姓;使人民严重不安,不论年龄大小都悲呼哀叹:这根本不是保国养民的办法啊。为臣听说上天根据人的表现赐予吉凶祸福,犹如有形物体的影子,声音的回响那样必然兑现。有形物体一动影子就动,一停影子就停;这与命运气数直接相关,不是口头上说的话能够产生影响的。
从前秦朝之所以丢了天下,就是因为赏赐轻而刑罚重,政治刑罚混乱,民众的力量被君主的奢侈生活耗费干净;君主的眼睛被美色弄得眼花缭乱,心灵被财宝腐蚀污染;奸臣当道,贤哲隐避;百姓危惧,天下人深感痛苦:因此才会有彻底覆灭的下场。汉朝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君主亲自显示诚心信义,听取劝告招纳贤才;连背柴的人都承受了他的恩惠,又亲自聘请在山洞中的隐士出来做官;广泛听取臣民意见,从而成就其宏大规划:这些都是以往历史的明证啊。在近代汉朝衰落的末期,三方鼎立;魏朝失掉法制,晋国取代它的政治地位。益州周围地形陡峻险要,士兵大多精强力壮;如果闭门固守,可以永保万世。然而刘氏君主在赏罚上错乱,一再失误;君主纵情享受奢侈生活,民众的力量在不紧急的事情上用尽。所以被晋军讨伐,君臣都成为俘虏:这又是眼前发生的明证啊。
为臣愚昧不识大体,文辞也讲不出什么正经道理;智慧浅薄低劣,没有什么更大的希图:只是私自为陛下的天下可惜啊!为臣谨在下面呈奏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事情对百姓而言繁杂苛刻,对国家的刑罚政治而言造成混乱;总之希望陛下停止修建大型工程,去除各种劳役,致力于施行宽大的政策,减轻民众苛重的负担。
武昌一带的土地,地形险要而土质瘠薄,不具备帝王都城能够安定国家而养育民众的条件;船只停泊在这里的水中容易漂走沉没,房屋建筑在这里的山上显得高峻危险。而且童谣唱道:“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回建业死,不在武昌居!”为臣听说近来与荆州对应的翼宿有妖异天象,是预兆灾祸的火星在这片星区显示凶兆;人间的童谣,实际上出自上天的心中,童谣里把居住在武昌拿来和死亡相比:足以明白上天的旨意,了解民众对此感到的痛苦了。
为臣听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够用三年的粮食物资储备,就不能称之为国家。可是我国现今连一年的储备也没有,这个责任要由朝廷的臣僚承担。然而各位公卿,地位处在众人之上,俸禄还要传给子孙;从来没有献身为国的节操,补救政治的建议;只想苟且向君主呈送一点点好处,以求君主宠爱自己;他们无情摧残百姓,完全不为君主的前途着想。自从孙弘建议推行义务兵役以来,农田耕种荒废,到处都无法向国家上交赋税收入;而且还把一家父子几人分开在各地服役,使得官府供给的口粮数量一天天增加,仓库中的积蓄一天天减少;民众有分离的怨恨,国家的基础有损害的趋势,然而却没有任何人怜悯痛心。老百姓困穷无法,只得出卖儿女;各种人头税、土地税名目繁多不断征收,他们天天弄得精疲力竭。各地的县级行政长官,对此弊政不作任何纠正;再加上还有监督他们的官员,这些监督官员既不爱护百姓,而且只知道耍弄威风,所到之处骚扰民间,使政策更加繁琐苛刻:人民受到这两类官员造成的痛苦,钱财人力两次耗费,这不仅没有益处反倒造成损害。但愿陛下一律停止使用这类官员,哀怜孤独幼弱的人,以镇定安抚百姓的心;这样做就像使鱼鳖脱离充满毒刺的深渊,鸟兽脱离罗网的束缚,四方八面的人民就会背负婴儿前来归顺了。果能如此,那么民众还可以保有,先帝传下来的国家还可以存在。
为臣听说迷恋于音乐使人耳朵听力丧失,迷恋于色彩使人眼睛视力减退;这两种事情都对政事无益,而且还有损害。当初大皇帝在世时,后宫的宫女,以及宫中从事纺织、缝纫等手工劳作的女仆,总计还不到一百人;米粮有积蓄,钱财有富余。大皇帝驾崩之后,幼帝、景帝先后在位;他们改而变得奢侈,完全不跟着先辈的脚步走。听说现今宫中从事手工劳作的女仆,以及受犯罪亲属的连累而被送到皇宫中作苦工的女子,数以千计;以她们擅长的技能来计算,并不能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反而要坐吃公家发给的口粮,年复一年,这些人养着无益。希望陛下从中挑选大部分,然后分配对象让她们出宫婚嫁,配给那些无妻室的人。果能如此,上顺天心,下合地意,天下人民就幸福得很了!
为臣听说商汤从商贩中选拔人才,齐桓公从赶车的人中选拔人才;周武王从背柴的人中选取人才,而汉高祖从奴仆中选取人才。圣明的君主选取人才以是否贤能为标准,不拘身份的贵贱;所以他们的功德广泛流播,名垂史册;他们不看容貌是否俊美,也不看衣服是否华丽,嘴巴是否会说,是否会迎合讨好自己。为臣跪着观察当今陛下内心宠爱的那些朝臣,人品和官位不相称,气量和职权不相称;不但不能辅助国家匡正政治,反而结成帮派相互扶持,陷害忠臣压制贤才。希望陛下严格挑选文武大臣,让他们各自勤恳任职;担任州牧和战区军事指挥官的,要认真镇守保卫边境;担任公卿尚书的,要一心推行德政;上助陛下,下救黎民;各自尽忠,对政治上万一出现的遗漏加以弥补。这样就能出现政治清明的赞歌,刑罚也会搁置在一边不必动用了。
但愿陛下能留神,想一想为臣这些话。
当时负责殿堂警卫的将领何定,为人奸猾善于逢迎谄媚,受到孙皓的看重宠爱而担任要职。陆凯当面责备他说:“你看古往今来侍奉君主不忠心,扰乱朝政的奸臣,难道有善终的吗?你为什么只想巴结谄媚走歪门邪道,使圣上的耳朵染上污秽和尘土?你要好生改悔;不然的话,就要看到你遭受不测之祸了。”
何定因此把陆凯恨之入骨,总想找机会中伤他。陆凯始终不在意,他一心为公,忠义在神色当中充分表现出来;他呈上的表章奏疏都直截了当针对问题而不加掩饰,忠诚完全发自内心。
建衡元年(公元 269),陆凯患病。孙皓派中书令董朝,去问他想留下什么话。陆凯说:“何定不可信任重用!应当授给他宫廷以外的闲职,不能把国事委托给他办。奚熙这个小办事员,建议维修浦里塘灌田,以恢复过去严密修建的这项工程,也不能采纳。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修,以及为臣的同族弟弟陆喜、陆抗,有的清廉纯洁忠诚勤恳,有的品质才能卓越美好;都是国家的支柱和骨干,朝廷优秀的辅佐;但愿陛下多多留心,向他们咨询政事:让他们能各自献上忠心,弥补政治上万一出现的遗漏。”
陆凯随即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他的儿子陆祎,起初担任黄门侍郎。后来出朝统领部队,当了偏将军。陆凯去世之后,他入朝担任太子中庶子。
右国史华覈上表推荐陆祎说:“陆祎血气方刚,才干特强;统率军队的能力,鲁肃也未必超过他。在他接到陛下的征召应当顺长江而下时,他直接赶往京都建业;经过武昌,他没有回头逗留;原来统领兵马时所掌握的器械物资,一点也没有带走;他算得上是指挥军队果敢刚毅,面临财物具有节操。夏口这地方,是敌军争夺的军事要冲,应当挑选名将去镇守。为臣暗自思量,认为没有人比陆祎更适合了。”
当初,孙皓常常对陆凯多次冒犯自己的威严违逆自己的心意暗中怀恨在心,加上何定又不止一次诋毁陷害陆凯;但在当时陆凯是朝廷的重要大臣,难以动用法律严惩;而当时陆凯的本家弟弟陆抗,又担任大将驻扎在边境:所以一再从策略上考虑加以容忍。陆抗去世之后,孙皓最终把陆凯的家属流放到了建安郡。
有人说:“在宝鼎元年(公元266)十二月,陆凯曾与右大司马丁奉、御史大夫丁固密谋,准备借孙皓拜祭宗庙的机会,废黜孙皓改立孙休的儿子。当时左将军留平率领军队充当孙皓的前驱,所以陆凯悄悄告诉留平。留平拒不同意,但是发誓不泄露出去;所以计划没有实现。太史郎陈苗这时向孙皓上奏,说天气长时间阴沉却又不下雨,起的风旋转之后又反转,这预示着有某种暗中的谋划在酝酿:孙皓因此深深警惕恐惧。”
我接连从荆州、扬州来的人手中得到了陆凯劝谏孙皓二十件事情的表章抄本。但是广泛询问吴国故地的人,大都说:“没有听到过陆凯有这道表章。”另外我考察表章的文字非常恳切直率,恐怕不是孙皓所能容忍的。有人则认为:“陆凯一直把它藏在竹箱里,没有敢公开上奏。直到病危之时,孙皓派董朝前去探望并问他想留下什么话,于是他就把它交了上去。”事情的虚实难以弄清,所以不把它列入传文的正文中间。但是我喜爱它当中指出的孙皓各事,足以作为后世的鉴戒,所以把它抄录列在《陆凯传》的后面。
孙皓派遣亲近侍从赵钦,在口头上传达自己对陆凯此前上表的答复说:“朕一举一动都必定遵从大皇帝的遗训,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所作的劝谏,完全不对!因为建业的皇宫住着不吉利,所以要迁出躲避;而武昌的皇宫房屋崩坍腐朽,必须考虑迁都,为什么不能迁呢?”于是陆凯又上疏说:
为臣私下看到陛下当政以来,阴阳之气不调和,木、火、土、金、水五星的运行反常;任职官员不忠诚,结成奸党相互扶持:这就是陛下不遵守大皇帝的规矩造成的。
帝王的兴起,受命于上天,修成这样的福分靠自身的德泽:哪里靠什么宫殿吉不吉利啊?陛下不向三公等辅政大臣咨询,就坚决要驱车赶马进行迁徙;军队流离失所而悲惧不已,冒犯了天地神灵;因而降下灾害,儿童才会有“宁饮建业水”的歌谣。纵然陛下一个人得到了安全;老百姓全都悲愁痛苦,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这是陛下不遵守先帝规矩的第一件事。
为臣听说拥有国家的君主,把贤才视为根本;夏桀杀龙逢而灭亡,商汤用伊尹而兴起。这是从前朝代的明证,也是今天学习的榜样。中常侍王蕃,通达各方面的事理,在朝廷中为人忠诚正直;他是朝廷的重臣,大吴国的龙逢啊。然而陛下愤恨他逆耳的忠言,厌恶他直率的对答;在殿堂上砍下他的头颅,尸身随便抛弃。国内的人都为之伤心,有识之士更是悲悼不已:都认为从前吴国的昏君夫差又活在世间了。
先帝亲近贤才,陛下完全相反。这是陛下不遵守先帝规矩的第二件事。
为臣听说宰相是国家的支柱,不能不强壮;所以汉朝有萧何、曹参作为辅佐,先帝有顾雍、步骘充当丞相。而万彧才能微小,品质凡庸;他从以前的家庭奴仆,跃升为宫廷侍从官员;这对他来说赏赐已经很丰厚,完全超过了他的才能所能胜任的职务。然而陛下喜爱他的小小好处,不考察他的
志趣等重大方面;用尊崇的辅政大臣职务来为他增添光荣,把他提拔得比老资格大臣还要高;为此贤良臣僚愤愤不平,智谋人物感慨万端。这是陛下不遵守先帝规矩的第三件事。
先帝爱护民众,胜过自己的婴儿;没有妻子的把自己的小妾许配给他们为妻,衣服单薄的送给他们布帛,枯骨没有人收殓的派人去拾取埋葬。而陛下则完全相反,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四件事。
从前夏桀、商纣的灭亡由于迷恋妖冶的妇女,周幽王、周厉王时发生动乱起因于喜爱男宠和小妾。先帝有鉴于此,深深告诫自己;所以身边不设置淫邪的美色,后宫没有闲置多余的女子。而今宫中有上万女子,不可能都有机会当上妃嫔;宫外有许多鳏夫,而宫内又有大量不能正常婚配的怨女。风和雨的不正常,原因就在于此。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五件事。
先帝日夜为万机忧劳,依然害怕有失误。而陛下登基以来,在后宫纵情游乐,迷恋女色;使得各种政事荒废很多,下面的官员趁机从中捣鬼。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六件事。
先帝崇尚朴素,衣服不要求精美,宫中没有修建高高的楼台,器物不加雕刻装饰;因而国家富强,民众生活物资充足,盗贼不生。然而陛下向各州郡横征暴敛,耗尽民众的钱财人力;地面铺的是各种颜色的席、毯,殿堂到处都用彩色涂饰。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七件事。
先帝在皇宫之外的行政和军事上,依仗的是顾雍、陆逊、朱治、张昭等人;在皇宫之内充当侍从承办机要文书的,则是胡综、薛综:所以各种事务显得和谐兴盛,国内秩序清静整肃。如今宫外的官员不称职,宫内的官员不合格。陈声、曹辅,只是器量狭小的办事员;先帝抛弃他们不用,而陛下却宠爱他们。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八件事。
先帝每次设宴会见群臣,能够抑制大家喝过多的醇酒;臣下一整天也没有失礼和轻慢的过错。各位官员,都能陈述抒发自己的见解。而陛下使用不准直视自己的规矩来管束群臣,同时又逼迫他们喝下超过自己酒量的烈酒。酒本来是帮助完成礼仪的东西;过量就能败坏人的道德,这和商纣的彻夜狂饮有什么两样?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九件事。
从前汉朝的桓帝、灵帝,亲近宦官,大失民心。现今的高通、詹廉、羊度,都是出身宦官的小人;而陛下赏给他们很高的爵位,让他们指挥作战的士兵。如果长江防线上有紧急情况,烽火连天,很明显羊度等人的军事才干是不足以抵御外来侵略的。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十件事。
如今皇宫内的女子大量闲置,而宦官还在分赴各地州郡,按照逐项登记的名册挑选民间美女。有钱的就放过,没有钱的就带走;怨叹悲呼的声音不绝于道路,造成母女生离死别的惨状。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十一件事。
先帝在的时候,照样也要哺养皇子和太子;如果要为他们配给供应人奶的乳母,那么乳母的丈夫就免服劳役;还赐给钱财,供应物资粮食;时常让乳母回家,去探视自己弱小的婴儿。如今则不然,乳母与丈夫分离之后,丈夫依旧要服役;丈夫一走婴儿随后就饿死,家庭空无一人。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十二件事。
先帝曾经叹息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其次就数衣服重要了;民、食、衣三者,朕牢记在心上。”而今则不然,供给衣食的栽桑养蚕和耕地种粮食两大工作全荒废。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十三件事。
先帝挑选人才,不拘地位的贵贱;把举荐的事交给本乡本土的官员去办,然后用人才的实际办事成效来验证;举荐的不敢弄虚,接受的不敢作假。现在则不然,相互吹捧的人得到晋升,拉帮结派的人得到进用。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十四件事。
先帝时的战士,不从事其他的劳役;平时只是让他们春天耕种,秋天收割水稻;一旦长江防线有战事,就要求他们拼死效力。可是今天的战士,要服各种各样的劳役,而公家供给他们的口粮和其他用品又不充足。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十五件事。
奖赏是用来勉励人们立功的,刑罚是用来禁止人们走邪路的;赏罚不恰当,那么士兵民众就会逃散。而今长江防线上的战士,死了得不到抚恤,劳累得不到奖赏。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十六件事。
而今地方当地的监察官员,已经数量繁多;再加上还有宫廷的特派使者,在当中扰乱公务;一个百姓十个官,怎么能忍受驱使?当初景帝时,交阯郡发生大叛乱,实在就是由此引起的。这是陛下遵从景帝的过失,而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十七件事。
审查官府文书的校事官,简直可以说是官员百姓的大仇人。先帝末年,虽然派吕壹、钱钦为校事官,但是接着就把他们处死,以向百姓表示歉意。而今又开始公开设立校曹,任随官员举报告发。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十八件事。
先帝时,当官的任职期限都很长久,然后对他们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贬黜与提升。而今的州县在职官员,有的到任没多久,就又得到命令或者升官或者转任其他职务;频繁迎新送旧,来往不断;劳民伤财,数这最厉害。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十九件事。
先帝每次审阅判决罪犯的上奏公文,总要留心推察其中的情况;所以监狱里没有受冤枉的囚犯,被判死刑的也心服口服。如今则完全违反了上述作风。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二十件事。
如果为臣的话值得采纳,请陛下把它收藏在保存盟约之类重要文件的档案馆里;如果其中有虚妄,则请惩治为臣的罪过。但愿陛下留心看一看啊!
陆胤,字敬宗。是陆凯的弟弟。最初他担任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孙和听到他的美名,以特别尊重的礼节对待他。碰上全寄、杨竺等附从鲁王孙霸,与孙和分为两派争夺继承人位置,暗中进行诋毁陷害;陆胤因受牵连被逮捕入狱,受尽毒刑折磨,始终没有胡乱招供。后来陆胤又担任衡阳督军都尉。
孙权赤乌十一年(公元248),交阯、九真二郡的少数族叛军,四处攻击城镇,交州局势动荡。朝廷任命陆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陆胤进入交州地界,用恩德信义进行劝导,重视进行招安接纳;高凉郡地方武装势力首领黄吴,首先带领下属三千多家投降。陆胤继续领兵南下,大力宣扬官府的诚意,同时赏赐钱财;结果一百多名叛军首领,五万多家胁从的民户,从前都是活动在深山不服政府管理的,全都出山跪拜投降,从此交州清静太平。朝廷就地提升他为安南将军。
接着他又讨伐苍梧郡建陵县的叛军,将其击溃。前后从交州的俘虏中抽选出充当官军的壮丁八千多人,补充了军队的兵员。
孙休永安元年(公元 258),陆胤被征召为西陵战区的军事指挥官,封都亭侯。后来转任虎林战区的军事指挥官。中书丞华覈曾经呈上表章推荐陆胤说:“陆胤天资聪明,才能全面品行纯洁。从前在担任尚书选曹郎时,就留下了值得记载的事迹;后来在交州任职,奉命施予朝廷的恩泽;流散的百姓纷纷归附,海边地区社会秩序整肃清静。苍梧、南海二郡,每年都有暴风瘴气的灾害;吹暴风时树木折断,飞沙走石;起瘴气时大雾弥漫,连禽鸟都不敢飞过。但是自从陆胤到了交州,暴风不吹瘴气不起,商人旅客平安行走;民间没有疾病流行,田里的庄稼年年丰收。交州的州治番禺县濒临南海,海水一到秋天特别咸苦;陆胤又动员大家蓄淡水,老百姓才得以吃上滋味好的饮食。他的恩惠像春风吹遍各地,教化感动人民和神灵;所以能凭借陛下的天威,招集逃亡流散的百姓。到了他接到诏书应当离任时,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以至于忘却了对故土的眷恋;扶老携幼,甘愿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士兵也毫无二心,不需要另外派亲信军队监视以防逃亡。自从众将组建各自的军队以来,都对士兵用威势进行胁迫;没有人像陆胤这样,用恩德信义来团结他们。他受命在交州任职,一直有十多年;他征服和统带的少数族居住地,都盛产供玩赏的珍宝;而他的家中没有擦粉描眉身佩珍珠的小妾,也没有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的珍宝:用现今的臣僚作比较,这实在是难得啊!他应当在京城当中,辅佐朝廷,以帮助陛下达到像唐尧、虞舜时那样的清明政治。长江防线上的任务比较轻,不能充分施展他的才能;虎林战区的军事指挥官,能够胜任这一职务的人多的是。如果陛下能召他回京,委他以上等高官;那么按照天意设置的朝廷百官都会认真工作,各项事业也就能和谐兴盛了!”
陆胤去世。儿子陆式继承了他的爵位,担任柴桑战区军事指挥官,扬武将军。孙皓天册元年(公元 275),陆式与堂兄陆祎,都被流放到了建安郡。天纪二年(公元 278),陆式又被召回建业,恢复将军职务和侯爵的爵位。
评论说:潘濬公正清廉,做事有决断;陆凯忠诚壮烈,质朴正直:都具有刚强的节操和气概,是风格业绩不凡的大丈夫。陆胤品行纯洁事业成功,著称于交州,可以说是一位优秀的州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