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西晋)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等都有记载。《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丰富了陈寿《三国志》文本本身。
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末,为长安令。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权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先是,属城狱讼众猥,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岁决刑曾不满人。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现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己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自太祖迄于咸熙,魏郡太守陈国吴瓘,清河太守乐安任燠,京兆太守济北颜斐,弘农太守太原令狐邵,济南相鲁国孔乂:或哀矜折狱,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千石。

【原文】

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1〕。

黄初末,为长安令。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

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2〕,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权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3〕,稍稍使毕其本直〔4〕。

先是,属城狱讼众猥〔5〕,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6〕,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7〕。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8〕,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9〕,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10〕: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11〕;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12〕,辄以府现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

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己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13〕;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一〕

自太祖迄于咸熙〔14〕,魏郡太守陈国吴瓘,清河太守乐安任燠,京兆太守济北颜斐,弘农太守太原令狐邵,济南相鲁国孔乂:或哀矜折狱〔15〕,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16〕咸为良二千石〔16〕。〔二〕

【注释】

〔1〕绥集都尉:官名。负责召募流亡百姓屯田。

〔2〕雄张:霸道嚣张。

〔3〕随口割赋:按人口多少把大族田地分一部分给贫民。

〔4〕稍稍:逐渐。毕其本直:偿还田地所值的价钱。

〔5〕众猥:众多。

〔6〕殊死:死刑。

〔7〕决刑:判决死刑。

〔8〕杂胡:各类人数不多的少数族。

〔9〕贸迁:贸易。

〔10〕分明:把是非曲直弄清楚。

〔11〕过所:官府发给的通行证书。

〔12〕平取:公平交换。

〔13〕戊己校尉:官名。负责在西域的屯田事务,治所在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东)。治下:治所所在的地方。

〔14〕咸熙:魏王朝最后一个年号。

〔15〕哀矜折狱:怀着对老百姓的怜悯心判案。

〔16〕擿奸发伏:揭露坏人坏事的隐情。

【裴注】

〔一〕《魏略》曰:“天水王迁,承代慈,虽循其迹,不能及也;金城赵基承迁后,复不如迁;至嘉平中,安定皇甫隆,代基为太守。初,敦煌不甚晓田,常灌溉蓄水,使极濡洽,然后乃耕;又不晓作耧犁、用水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隆到,教作耧犁,又教衍溉。岁终率计:其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又敦煌俗:妇人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禁改之,所省复不訾。故敦煌人以为:隆刚断严毅,不及于慈;至于勤恪爱惠,为下兴利,可以亚之。”

〔二〕瓘、燠,事行无所见。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有才学。丞相召为太子洗马。黄初初,转为黄门侍郎。后为京兆太守。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于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斐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是时民多无车牛,斐又课民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蓄猪狗,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又起文学,听吏民欲读书者,复其小徭。又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闲锄治。又课民当输租时,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为冬寒冰,炙笔砚。于是风化大行,吏不烦民,民不求吏。京兆与冯翊、扶风接界,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辟〕,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斐又清己,仰奉而已,于是吏民恐其迁转也。至青龙中,司马宣王在长安立军市,而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宣王乃发怒召军市候,便于斐前杖一百。时长安典农,与斐共坐,以为斐宜谢,乃私推筑斐。斐不肯谢,良久乃曰:‘斐意观明公受分陕之任,乃欲一齐众庶,必非有所左右也。而典农窃见推筑,欲令斐谢;假令斐谢,是更为不得明公意也。’宣王遂严持吏士,自是之后,军营、郡县各得其分。后数岁,迁为平原太守。吏民啼泣遮道,车不得前,步步稽留,十余日乃出界。东行,至崤而疾困。斐素心恋京兆,其家人从者,见斐病甚,劝之,言:‘平原,当自勉励作健。’斐曰:‘我心不愿平原!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遂卒,还平原。京兆闻之,皆为流涕,为立碑,于今称颂之。

“令狐邵字孔叔。父仕汉,为乌丸校尉。建安初,袁氏在冀州,邵去本郡,家居邺。九年,暂出,到武安毛城中。会太祖破邺,遂围毛城。城破,执邵等辈十余人,皆当斩。太祖阅见之,疑其衣冠也;问其祖考,而识其父,乃解放。署军谋掾,仍历宰守,后徙丞相主簿,出为弘农太守。所在清如冰雪,妻子希至官省。举善而教,恕以待人;不好狱讼,与下无忌。是时,郡无知经者。乃历问诸吏,有欲远行就师,辄假遣,令诣河东,就乐详学经;粗明乃还,因设文学。由是弘农学业转兴。至黄初初,征拜羽林郎;迁虎贲中郎将,二岁,病亡。始,邵族子愚,为白衣时,常有高志。众人谓愚必荣令狐氏,而邵独以为:‘愚性倜傥,不修德而愿大,必灭我宗!’愚闻邵言,其心不平。及邵为虎贲郎将,而愚仕进已多所更历,所在有名称。愚见邵,因从容言次,微激之曰:‘先时闻大人谓愚为不继,愚今竟云何邪?’邵熟视,而不答也。然私谓其妻子曰:‘公治性度犹如故也!以吾观之,终当败灭。但不知我久当坐之不邪?将逮汝曹耳!’邵没之后,十余年间,愚为兖州刺史,果与王凌谋废立,家属诛灭。邵子华,时为弘农郡丞,以属疏,得不坐。”

按《孔氏谱》:孔乂字元㑺。孔子之后。曾祖畴,字元矩。陈相。汉桓帝立老子庙于苦县之赖乡,画孔子像于壁;畴为陈相,立孔子碑于像前,今见存。乂父、祖皆二千石。乂为散骑常侍,上疏规谏,语在《三少帝纪》。至大鸿胪。子恂,字士信。晋平东将军、卫尉也。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中草药大全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神农尝百草,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