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西晋)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等都有记载。《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丰富了陈寿《三国志》文本本身。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谈,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失,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邵、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时之佳也。”绩、邵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海之士。”深与统相结而还。

【原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1〕,未有识者〔2〕。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3〕,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4〕”。由是渐显。〔一〕

后郡命为功曹〔5〕。性好人伦〔6〕,勤于长养〔7〕;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8〕;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谈,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9〕,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10〕,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11〕:陆绩、顾邵、全琮皆往〔12〕。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13〕,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二〕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14〕,有似汝南樊子昭;〔三〕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绩、邵谓统曰:“使天下太平〔15〕,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16〕。”深与统相结而还。

【注释】

〔1〕朴钝:(看起来)朴实迟钝。

〔2〕识者:真正赏识他的人。

〔3〕知人鉴:准确了解他人的能力。鉴的本意是镜子。

〔4〕南州:指荆州。东汉的荆州位于京城洛阳正南,故名。冠冕:礼帽。这里比喻出类拔萃的人物。

〔5〕功曹:官名。即功曹史。郡太守的下属,主管人事。

〔6〕好人伦:喜好评论人物。评论人物是东汉以来士大夫中流行的风气,最早的清谈即是指评论人物。

〔7〕长(zhǎng)养:扶持培养(人才)。

〔8〕雅道:正道。陵迟:衰颓。

〔9〕拔十失五:奖拔十人而其中有五人出现偏差。

〔10〕崇迈:崇尚和推尊。世教:对社会的教化。

〔11〕昌门:城门名。吴县(今江苏苏州市)的西门。又作阊门。

〔12〕陆绩:传见本书卷五十七。顾邵:传附本书卷五十二《顾雍传》。全琮(?—公元 249):传见本书卷六十。以上三人,都出自吴郡的世家大族,为当时名流。

〔13〕陆子:指陆绩。子是对人的尊称。驽马:劣马。这里比喻陆绩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寻常,但是一遇机会即显现出非凡的才能。下面以驽牛比喻顾邵也有同样含义。庞统自己就是内秀型人物,所以他很赏识这种人才。逸足之力:突然快速奔驰的能力。

〔14〕好施:喜欢施与恩惠。

〔15〕使:假使。

〔16〕料:品评。

【裴注】

〔一〕《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德公,襄阳人。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操尝造德公,值其渡沔,上祀先人墓;德操径入其室,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徐元直向云有客当来,就我与庞公谈。’其妻子皆罗列拜于堂下,奔走供设;须臾,德公还,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也。德操年小德公十岁,兄事之,呼作庞公;故世人遂谓‘庞公’是德公名,非也。德公子山民,亦有令名。娶诸葛孔明小姊。为魏黄门、吏部郎,早卒。子涣,字世文。晋太康中,为牂牁太守。统,德公从子也。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见德操。德操与语,既而叹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

〔二〕张勃《吴录》曰:“或问统曰:‘如所目,陆子为胜乎?’统曰:‘驽马虽精,所致一人耳;驽牛一日行三十里,所致岂一人之重哉!’邵就统宿,语,因问:‘卿名知人,吾与卿孰愈?’统曰:‘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邵安其言而亲之。”

〔三〕蒋济《万机论》云“许子将褒贬不平,以拔樊子昭而抑许文休”。刘晔曰:“子昭拔自贾竖,年至耳顺,退能守静,进能不苟。”济答曰:“子昭诚自长幼完洁;然观其插齿牙,树颊胲,吐唇吻,自非文休敌也!”胲音改。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中草药大全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神农尝百草,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