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宠,字伯宁,山阳郡昌邑县人。十八岁时,他担任郡中的督邮。当时山阳郡内有李朔等人,各自拥有自己的私家武装,侵害百姓,太守派遣满宠去纠察。李朔等人赶忙来请罪,从此不再进行抢掠。满宠代理高平县令,县中有个叫张苞的身任郡中督邮,贪赃枉法收取贿赂,扰乱政事。满宠趁他来到官方驿站的旅馆,率部下突然将他逮捕,追查他的犯罪事实,当天把他审问处死,然后弃官回乡。
太祖曹操任兖州牧,任命满宠为州政府的从事史。太祖为将军时,又任命满宠为军府的西曹属。
后来满宠改任许县令。当时太祖的堂弟曹洪出自曹氏宗族,关系亲近而身份高贵,他有个宾客在许县多次犯法,满宠逮捕了这个家伙要严加惩治。曹洪向满宠写信求情,满宠置之不理。曹洪又报告太祖,太祖下令把许县主事的官吏召来。满宠知道太祖有意要宽恕这人,于是迅速将其处死。太祖高兴地说:“承当公事的人,难道不应当像这样做吗?”
原太尉杨彪被逮捕关在许县的监狱里,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人都叮嘱满宠说:“对杨彪只能听取他的供词,切勿拷打。”满宠谁也不答复,照旧依法拷打审问。过了几天,满宠求见太祖,说:“拷问杨彪,在其供词中没有发现什么犯罪事实。对该杀的人首先要公布其罪状。此人海内闻名,如果罪证不明确而杀了他,必定大失人心。我暗中为您感到惋惜。”太祖听了当天就赦免了杨彪。起初,荀彧、孔融等人听说满宠竟然拷打了杨彪,都大为愤怒;但是后来看到杨彪因此得到赦免,就非常赞赏满宠了。
当时,河北的袁绍势力强大,而汝南是袁绍家乡所在的郡,他的门生宾客分布在汝南郡各县,拥兵据守。太祖对此感到忧虑,便委派满宠为汝南郡太守。满宠招募了服从自己的士兵约五百人,一气攻下二十多个武装居民点。又设计引诱那些没有投降的首领,在宴席上杀死十余人,郡内的武装势力一下子就都平定。得到百姓二万多户,士兵二千余人,满宠命令他们都从事农田耕作。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满宠随太祖征讨荆州。大军回还后,太祖命令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驻在当阳。孙权多次侵扰东部边境,太祖又召满宠任汝南郡太守,并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
关羽包围襄阳,满宠协助征南将军曹仁屯兵樊城,迎战关羽。左将军于禁等人的军队因为大雨连绵沔水上涨而被关羽消灭。关羽猛攻樊城,樊城的城墙碰到大水,到处出现崩坍,众人都大惊失色。有人对曹仁说:“今日面临的危险,不是我们的力量所能支持的。可以趁关羽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赶紧在夜里乘小船逃走,虽然失去樊城,却可以保全性命。”满宠却对曹仁说:“山洪来去迅猛,希望它不会持续很久。听说关羽已另外派遣部将推进到郏县一带。自许县以南,老百姓人心惶惶。关羽本人之所以不敢贸然向北推进,是怕我们攻击他的后背。如果现在弃城逃跑,黄河以南的土地,就不再属于朝廷所有了。希望您再坚持一下。”曹仁说:“对。”
满宠下令杀白马沉入沔水,与士兵一起歃血为盟。正好这时徐晃等人率援兵赶来,满宠力战有功,关羽只得撤退。满宠因此晋爵为安昌亭侯。
曹丕继承魏王位,满宠任扬武将军。在江陵打败孙吴军队有功,又升为伏波将军,驻扎在新野县。大军讨伐孙吴,到达精湖,满宠率领各军在前,与敌军隔水相对。满宠告诫手下将领说:“今夜风急,敌人一定会来放火烧营,应做好准备。”各路军队都提高了戒备。到了半夜,敌人果然派出十批伏兵前来放火。满宠发起突袭击溃敌兵,因此晋爵南乡侯。
黄初三年(公元 222),朝廷特别授予他节杖和黄钺。黄初五年(公元224),他升任前将军。
魏明帝曹叡即位,封满宠为昌邑侯。太和二年(公元 228),满宠兼任豫州刺史。当年春天,从孙吴来投降的人说,孙吴大军正在做出动前的准备,放出风声要到江北来打猎,孙权将要亲自出马。满宠估计敌人一定要袭击西阳县,立即加紧战备。孙权闻讯后,只得退还。当年秋天,朝廷派曹休从庐江郡经合肥向南进攻孙吴,派满宠向夏口方向推进作配合。满宠上奏说:“曹休虽然聪明果敢却很少用兵。如今他所走的道路,背后是一片大湖,旁边是浩荡的长江,容易前进而难以退却,这可是兵家所忌讳的絓地啊!一旦进入无强口,就应该严加防备。”满宠的上奏没有得到批复,曹休已经深入敌境。而孙吴军队果然从无强口占据了夹石这一要地,截断了曹休的退路。曹休苦战失利,被迫退却。碰上朱灵等将领从后面赶来拦截敌兵,与吴军相遇,吴军吃惊而退却,曹休的人马才得以退回。
这一年曹休病死,满宠以前将军的职务代理指挥扬州各路军队。汝南郡的士兵和民众舍不得他离开,都扶老携幼,跟随着他一起走,不能制止。护军向朝廷上表,要求处死带头的人。魏明帝下诏让满宠带走侍从的卫队一千人,其余的追随者一律不加追问。
太和四年(公元 230),满宠任征东将军。这年冬天,孙权放出风声要进攻合肥。满宠上表请求召集兖州、豫州的各路人马。军队调集之后,敌军又撤退了,朝廷要满宠遣散各军。满宠却认为:“敌军大举出动而突然全部撤退,恐怕不是他们的本意,对方一定是假装退却来麻痹我们,等我们解散大军后,再回转来乘虚而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于是上表请求暂时不要遣散各路军队。过了十来天,孙权果然率军回攻合肥城,结果未能得手,只好撤退。
第二年,孙吴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投降,说:“由于路途太远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请派兵马来迎接我们。”扬州刺史王凌把孙布的信送到满宠手里,请求派兵马前去迎接。满宠认为其中有诈,不同意派兵,并且替王凌写信给孙布说:“知道你能认识清楚邪与正,想脱离灾祸归顺魏朝,离开暴虐而改走正道,这样的志向很值得嘉许。现今很想派兵迎接你们,但是考虑到兵少则不能保卫你们,兵多又容易走漏消息,所以暂且先秘密商议怎么样成全你的志向,到时候根据情况再采取适当措施。”碰巧这时满宠接到文书要他入朝,临行前他命令留守军府的长史说:“如果王凌想要前往迎接,不要给他派兵。”王凌因为不能从满宠的军府得到兵马,于是就只派一员偏将,率领自己手下的七百步兵和骑兵前往迎接孙布。不料孙布在夜里发动突然袭击,偏将逃走,七百人马死伤大半。
当初,满宠与王凌共事而不和睦,王凌的同伙诋毁满宠年老力衰,做事荒谬,因此魏明帝才召满宠入朝。满宠到达后,魏明帝看到他身体非常健康,又派他回去继续任职。满宠多次上表要求留在京城洛阳,魏明帝下诏答复说:“从前廉颇勉力进食,马援上马四顾,而今您未老而自称已老,为什么与廉颇、马援这么不同呢?要好生考虑安定边境,为国谋利啊!”
太和六年(公元 232),孙吴大将陆逊率兵向庐江郡杀来。很多人认为应当赶快救援,满宠说:“庐江虽小,但是将领刚猛,兵士精锐,能坚守较长时间。而敌军下船后要走二百里,后方空虚,正该诱其深入以便围歼他们。现今可以听随他们前进,怕只怕他们会中途逃跑我们追不上啊。”于是整顿军队开往杨宜口。敌军听说大兵东下,当夜即逃走了。
当时,孙权每年都有前来进攻的打算。青龙元年(公元 233),满宠上疏说:“合肥城的南面面临长江和巢湖,北面距大本营寿春县又远。敌兵围攻合肥,能够凭借水路之便;朝廷大军去救援,必须先攻破其大部队,然后才能解围。敌军前往围攻十分容易,而我军去援救则十分困难,应当转移城内的守军。城西三十里,有非常险峻的山势可以凭借,应当在这里建立新的城池以便坚守。这是把敌兵引到平地以截断其退路,在计策中算是最有利的。”
护军将军蒋济议论此事,认为:“这样做是向敌人示弱,再说一看见敌军的烟火就毁弃自己的城池,这真是敌人未攻而自己先拔腿后退。一旦走到这一步,敌军的侵略就没有限度,我军只好退到淮水以北作防守了。”明帝没有同意满宠的意见。满宠又上表说:“孙子曾说:用兵,是诡诈的行为。因此,本来有能力,但却故意装出衰弱而没有能力,给敌人利益使之产生骄傲,故意表现出受到对方声威震慑的样子以麻痹敌人。这都说明表象与实际不一定相符合。孙子又说:‘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是用伪装的假象迷惑对手。’在敌军没有来到之前而把城池向后迁移,这就是用假象诱敌深入的办法。引诱敌军远离水路,是选择有利形势的举动,这一举动如果能在外实施,在内的朝廷就得到福气了。”
尚书赵咨认为满宠的计谋更好,于是皇帝下诏照此办理。这一年,孙权亲自出兵,想包围合肥新城,就是因为新城离水路太远,他在水面停留了二十天不敢下船。
满宠对各位将领说:“孙权得知我迁移城池的消息,一定在众人中夸下海口要攻下它。现在他大举出动想谋求一下子就能得到的成功,虽然他不敢到达新城,但一定会登上岸来炫耀一下武力,以示其力量有余。”于是暗地派出六千步兵和骑兵,在合肥旧城的隐蔽处埋伏等待。孙权果然上岸耀武扬威,满宠部署的伏兵突然冲出来猛攻,杀死了几百敌人,有一些孙吴士兵被迫投水而淹死。
青龙二年(公元 234),孙权亲自带领十万大军,又来进攻合肥新城。满宠赶去救援,招募勇士数十人,砍下松枝做成火炬,又灌上麻油,顺风放火,烧掉敌军的攻城器械,又射死孙权的侄子孙泰。敌军只好撤退。
青龙三年(公元 235)春天,孙权派数千家士兵到长江以北屯田。这年八月,满宠看到对方种的庄稼将要成熟收割,男女老少布满田野,而保卫的士兵离城远的有数百里,可以发动突然袭击。于是派遣长史率兵沿长江东下,摧毁敌人各个屯兵据点,焚烧对方的谷物后撤回,皇帝下诏嘉奖满宠,同时将所缴获的物资都赏赐给将士。
景初二年(公元 238),朝廷因为满宠年老而召他回京,提升他为太尉。
满宠不经营产业,所以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皇帝下诏给他说:“您领兵在外,一心为公,有季文子和祭遵的风范。现在赐给您田十顷,谷物五百斛,钱二十万,以表彰您清廉忠诚俭朴的高尚节操。”满宠前后增加封邑,共有九千六百户;子孙二人被封为亭侯。
他在正始三年(公元 242)去世,谥为景侯。儿子满伟继承了他的爵位。满伟以风度气量闻名于世,官做到卫尉。
田豫,字国让,渔阳郡雍奴县人。当初刘备投奔公孙瓒时,田豫还年轻,他请刘备给予关照;刘备很器重他。刘备为豫州刺史时,田豫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刘备哭泣着与他分别,说:“很遗憾不能和您共创大业了!”
公孙瓒让田豫担任泉州县的县令。公孙瓒的将领王门背叛公孙瓒,替袁绍带兵一万多人前来进攻。当时泉州县里人人恐惧准备投降。田豫登上城门对城下的王门喊道:“你受公孙将军的厚待却背弃了他,我起初还以为你是迫不得已的;现今你却为害一方,我才知道你是一个有意作乱的人。只具有提瓶去取水这样一点小智慧的人,也知道紧守自己的瓶子不把它随便借给别人使用。我已经接受守城的任务了,你为什么还不发起猛攻呢?”王门很是惭愧,便下令撤退。公孙瓒知道田豫有权谋却又不能任用他。公孙瓒失败后,鲜于辅受到郡人推举,代行渔阳郡太守的职权。他很欣赏田豫,任命他为郡政府的长史。
当时群雄并起,鲜于辅不知道追随哪一位好。田豫对鲜于辅说:“最终能平定天下的人,一定是曹操。应当赶快归附他,不要等待灾祸来临。”鲜于辅听从了他的计策,因此得到太祖曹操的封赏信任。
太祖任命田豫为丞相府军谋掾,出任颍阴、朗陵两县县令,又升任弋阳郡太守,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鄢陵侯曹彰征伐代郡的乌丸族,田豫担任辅佐。大军到达易水以北时暂驻下来,敌人埋伏的骑兵突然发起攻击,军内顿时大乱,人们不知怎么办才好。田豫根据地形,让车队掉转头来形成圆阵,弓箭手在圆阵内拉弓以待,又让精兵守卫在车队的空隙处。乌丸军队攻不进来,只好撤退。田豫乘机追击,大败敌军,一直向前推进而平定代郡,这都出自田豫的计谋。
田豫升任南阳郡太守。此前,郡内有个叫侯音的人反叛,聚众数千在山里做强盗,是郡中的一大危害。前任太守抓住其中的五百多人,上奏朝廷请求全部处死。田豫到任后与囚犯见面,一一进行安慰,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然后打开枷锁放了他们。这些囚犯感动得下跪叩头,表示愿意效力。于是他们互相劝告,聚集的强盗一下子都散了伙,郡内清静太平。田豫把情况详细上报朝廷,太祖十分赞赏。
魏文帝曹丕登基之初,北方的少数族势力强盛,多次侵扰,朝廷授给田豫节杖,同时又让牵招、解隽监督鲜卑族。从高柳以东,濊貊以西,鲜卑有几十个大部落,轲比能、弥加、素利三个大首领分割地盘各霸一方,他们又共同订立盟誓,决不用马匹和中原进行交易。
田豫认为少数族团结一心对魏朝不利,于是设计挑拨离间,让他们成为仇敌,互相进攻。素利首先违背誓约,出售一千匹马给魏朝。轲比能因此而进攻素利。素利向田豫求救。田豫怕他们相互兼并后力量强盛,为害更大,决定援救改恶向善的素利,讨伐作恶的轲比能,以便向少数族表示信义。于是单独率领精锐部队,深入敌占区。少数族人马众多,前后包抄,断绝了他的后路。田豫继续推进,在距离敌营只有十多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收集了好多干燥的牛马粪便,把它们点燃之后,率兵从其他的路悄悄撤走。敌人见烟火不灭,以为田豫还在,等田豫他们撤走几十里开外敌人才发现,于是又派兵追赶,一直追到马城,把马城重重包围起来。田豫在城中暗地做好行动准备,让手下的司马举起战旗,奏起军乐,率领步兵和骑兵从南门出来,敌人看到之后都冲向前去。田豫自己则率领精锐主力从北门冲出,喊杀声四起,两头夹击,出其不意,把对方的包围圈冲得四零八落,敌人都丢下弓箭马匹逃走。田豫率兵追杀了二十多里,直杀得尸横遍野。
又有一个乌丸族首领名叫骨进,为人狡诈,对朝廷很不恭敬。田豫借出塞巡视的好机会,只带了麾下的百余名骑兵进入骨进的部落。骨进前来迎接跪拜,田豫命令手下人当场斩杀骨进,又公布他的罪状发布命令。骨进的部下都吓得不敢乱动,田豫便让骨进的弟弟当部落首领。从此少数族人害怕,田豫威震沙漠。
山区的叛乱势力头目高艾,有几千人马,常常出山烧杀抢掠,成为幽州和冀州的一大祸患。田豫诱使鲜卑族首领素利斩杀了高艾,把高艾的头颅用驿车送到京城。田豫因此被封为长乐亭侯。他任护乌丸校尉有九年之久,他控制少数族,经常采取摧毁抑制强大部落的兼并,对凶恶而狡猾的武装势力进行离间分化的手段。逃亡到少数族中去的汉族坏人,如果要为少数族出主意而对魏朝构成损害,田豫都能制造矛盾挑拨离间,使其阴谋破产,并让他们不得安宁。
他所计划的事情还没有做完,而幽州刺史王雄的同党,想让王雄兼任护乌丸校尉,于是诋毁田豫扰乱边境、制造事端。结果朝廷调田豫任汝南郡太守,加授殄夷将军官号。
太和末年,公孙渊在辽东郡反叛。魏明帝想出兵作战,却对选择主将一事感到为难。中领军杨暨推荐田豫,于是朝廷委任田豫以汝南郡太守的身份指挥青州各路军队,持有节杖,前往征讨。碰上孙吴派使者与公孙渊勾结。明帝认为敌人众多,又要渡海,下诏让田豫停止军事行动。田豫估计孙吴的船队将从辽东返回江南,冬天风急,敌人必定害怕风浪,而航线东侧一路上都没有海岸,肯定会在成山靠岸躲避风浪,而在成山船只无处隐藏。于是他自行决定前进到沿线的海岸,巡察地形,观测海岛情况,凡是险要地方,都派兵把守。进入成山后,他登上当年汉武帝修的高台。敌船返回时,果然遇上暴风,很多船都触礁沉没,敌兵被波浪冲到岸上,无处可逃,全都被田豫的军队俘虏。起初,将领们都嘲笑田豫在空地上等待敌人,等到敌人被击败后,他们又争相出谋划策,请求下海去夺取敌人的船只。田豫担心那些无路可走的敌船会拼死对抗,不同意他们的请求。
开始时田豫以汝南郡太守身份指挥青州各路军队,青州刺史程喜很不服气,所以在实施军事行动时,常常和田豫作对。程喜知道明帝喜欢宝珠,他就秘密上奏说:“田豫虽然立下战功,但是纪律松弛,缴获了很多兵器、珠宝、金银,都散失在部下手中而没有上交朝廷。”结果田豫的战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
后来孙权率领号称十万人马的大军,进攻合肥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想指挥各军前去解救。田豫说:“敌人出动全部兵力大举进攻,显然不是要追求小利,而是想以合肥新城作为抵押,诱使我方大军出战。应当让他们去攻城,从此挫伤他们的锐气,不应当与他们正面交锋。城池攻不下来,敌军自然会感到疲惫,乘他们疲惫发起反击,可以取得大胜。如果敌人能看出我们的计谋,就不会攻城,势必自动撤退。如果我们立即出动大军,正好中了他们的圈套。另外,大军的动向要叫对方难以看出来,不应当让敌人得知动静而有机会自作谋划。”田豫自行上报情况,明帝同意他的意见,结果这时敌人也退走了。
此后,孙吴又来进攻;田豫前往迎击,敌人立即退走。在夜里,军营突然大乱,有人高叫:“敌人又来了!”田豫躺着不动,命令部下:“有敢随便乱动的斩!”不久,发现根本没有敌人来进攻,而是一场虚惊。
景初末年,朝廷增加田豫的食邑三百户,加上以前的共有五百户。正始初年,他升任持有节杖的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官号,兼任并州刺史。塞外的少数族久闻田豫的威名,相继前来进贡。州界内社会秩序安宁良好,百姓十分拥护他。
后来他入朝任卫尉,多次请求辞职。太傅司马懿认为田豫身体康健而能胜任职务,写信劝说他,不同意他辞职。田豫写信答复司马懿说:“年过七十而仍然占据官位,就好像到了深夜还在外面行走不停,算是罪人了。”于是坚持说自己病重。朝廷只得改任他为太中大夫的闲职,俸禄与九卿相同。
他在八十二岁时去世。儿子田彭祖继承了他的爵位。
田豫清廉俭朴,凡朝廷的赏赐都分给部下。每当北方的少数族私下馈赠他东西时,他都记录在册送进宫府,从不放在家里,家里生活常常贫穷匮乏。即使是少数族人,也都很钦佩田豫高尚的节操。嘉平六年(公元 254),朝廷下诏表彰田豫,赐给他家银钱谷物。事情经过记载在本书《徐邈传》中。
牵招,字子经,安平郡观津县人。十多岁时,到同县的乐隐家求学。后来乐隐在车骑将军何苗的军府中任长史,牵招跟随他前往,得以完成学业。碰上京城发生大动乱,何苗、乐隐被杀。牵招和乐隐的门生史路等人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收殓老师乐隐的尸首,送回故乡安葬。路上遇强盗抢掠,史路等人都逃跑了。强盗想劈开棺材取铁钉,牵招含泪求情,强盗受到感动,放开他们走了。牵招由此而著名。
冀州牧袁绍任命牵招为督军从事,兼任乌丸骑兵冲锋队的指挥官。袁绍的随从违犯命令,牵招先斩了随从然后再报告。袁绍很欣赏他的做法而没有怪罪他。袁绍死后,他又追随袁绍的儿子袁尚。
建安九年(公元 204),太祖曹操包围邺县。袁尚派牵招到上党郡去督运军粮。他还没有回来,袁尚已经失败,逃往中山国。当时袁尚的表兄高幹任并州刺史。牵招认为并州左边有恒山的天险,右边有黄河的阻隔,又拥有甲兵五万,北边还有强大的少数族做外援,所以力劝高幹迎接袁尚来并州,联合力量等待时局变化。高幹既不愿意这样做,又还想暗中害死牵招。牵招得知后,从小路悄悄逃走。因为道路受阻追不上袁尚,他便向东投奔太祖曹操。
太祖兼任冀州牧,任命牵招为州政府的从事。太祖准备征伐袁谭,而柳城的乌丸族则想派骑兵协助袁谭。太祖考虑到牵招曾经指挥过乌丸族的骑兵冲锋队,于是派他出使柳城。到达时正碰上乌丸首领动员军队,派遣五千骑兵去援助袁谭。同时,辽东郡太守公孙康自称是平州牧,派使者韩忠带着单于的印绶准备授给乌丸首领。乌丸族首领召集各部落的酋长举行大会,韩忠也在坐。
首领问牵招:“从前袁绍说他受天子之命,封我为单于;而今曹公也说要报告天子,封我为真单于。同时辽东又送来单于的印章和绶带。这样一来,谁是正统呢”牵招回答说:“从前袁绍承天子命令,可以封拜官职;但后来他违背朝廷,天子命令曹公取而代之,所以曹公说要上奏朝廷,封你为真单于,这才是正统。辽东是朝廷的下属郡,哪里有权封拜单于的官爵呢?”韩忠说:“我们辽东在大海的东边,拥兵百万,又有扶余、涉貊的支持。当今之势,强者为尊,曹操怎么能说只有自己是正统呢?”
牵招斥责韩忠说:“曹公忠诚恭敬,英明聪慧,拥戴天子,讨伐叛贼,安抚百姓,使四海得到安宁。你们的君臣顽固嚣张,现今仗恃辽东地形险要路途遥远,违抗王命,还想擅自封拜官爵,侮辱皇权,正应当处死,怎么还敢轻视曹公!”便抓住韩忠的头往地上碰撞,又拔刀要杀了他。乌丸族首领惊恐万分,光着脚跑上前抱住牵招,请求放过韩忠,身边的人也都吓得变了脸色。牵招退回座位上,向首领等人分析利害预测祸福。在场的人都离开座位跪下来,恭敬地听他指示和教诲。又立即谢绝了辽东的使者,解散整装待发的骑兵,不再援助袁谭。
太祖在南皮消灭了袁谭,任命牵招为军谋掾,随从征讨乌丸。到了柳城,出任护乌丸校尉。回到邺县,辽东公孙康把袁尚杀死送来头颅,太祖下令把袁尚的头颅挂在马市示众。牵招看到后很悲痛感慨,在头颅下祭奠这位过去自己的上司。太祖为牵招的义气所感动,推举他为茂才。
随从太祖平定汉中的张鲁,太祖回来后,留下牵招任中护军。太祖放弃汉中后,牵招回到邺县,任平虏校尉,领兵并指挥青州、徐州各郡军队,击败东莱郡的叛乱势力,杀死首领,东部疆域恢复平静。
魏文帝曹丕即帝位,牵招持有节杖,出任护鲜卑校尉,驻扎在昌平县。当时,边境居民大多逃亡在山间水边,还有逃入鲜卑部落的,每处都有上千人。牵招到任后显示恩典和信用,接受人们投降和附从。建义中郎将公孙集等人,带领部下前来投奔,牵招让他们回到本郡。又安抚鲜卑首领素利、弥加等人所统领的十多万户少数族百姓,让他们进入边塞居住并接受朝廷的管辖。
文帝想出动大军讨伐孙吴,把牵招召回。他回来后,大军已停止行动,于是朝廷任命牵招为右中郎将,又出任雁门郡太守。雁门郡地处边境,虽然有瞭望台之类的防备,仍然经常发生塞外少数族入侵抢掠的事。牵招教导当地百姓如何作战自卫,又上表请求免除五百多家乌丸族居民的租税,让他们自备鞍马,到远方担任侦察兵。敌人每次进犯边塞,立即派兵迎击,敌人一来就被打败,因此官兵百姓气势大振,走在荒野上也不再担心了。牵招又制造矛盾进行离间,让敌人相互猜忌。
鲜卑族首领步度根、泄归泥等与轲比能有矛盾,两人率领本部落三万多家来到雁门郡的边塞,请求归附。牵招命令他们回去进攻轲比能,杀死了轲比能的弟弟苴罗侯,以及叛变的乌丸族酋长王同、王寄等人,两人与轲比能结下很深的仇怨。于是牵招又亲自出马,率领泄归泥等人,在云中郡的故地大败轲比能。另外,牵招又联络河西鲜卑的首领附头等人所属的十多万家百姓,共同整修陉山以北的上馆故城,在此驻扎兵马以镇守边塞内外,远近的少数族人都心悦诚服。那些叛逃的人,即使是亲戚也不敢窝藏他们,都把他们抓起来交送官府。从此,在野外居住的百姓白天外出不用锁门,盗贼再也没有出现过。
牵招又挑选有才能见识的人,送他们到京城的太学读书,然后让他们回来当老师传授他人,几年间学校教育就大为兴盛。郡治所在的广武县,井水又咸又苦,当地人肩挑车运,到很远的河边取水,往返要走七里路。牵招观测地形,根据山势,开凿河渠,引水到城内,百姓从此免却运水之苦。
魏明帝即位,赐牵招关内侯爵位。太和二年(公元 228),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在原来的马城被轲比能包围,发公文向牵招求救。牵招立即指挥兵马,准备驰援田豫。但是上级并州政府根据通常的法规禁止牵招出兵。牵招认为持有节杖的将领被包围,不能再受官员意见的拘束,于是上表朝廷后自行出兵。又发布羽檄,宣传形势,说自己要从西北袭取敌人的家属,然后东进,诛杀轲比能。羽檄到达后,田豫军队的将士大为振奋。牵招还在敌人活动的交通要道上放了一份檄文,敌人顿时恐慌起来,纷纷离散。大军到了原来的平城,敌军不敢接战而逃走。
轲比能再度纠集骑兵杀到原来的武州县边塞北面。牵招又秘密行军发起突袭,砍下很多敌人的头颅。他认为蜀国的诸葛亮多次出动,而轲比能为人狡猾,他们可能会有勾结,所以上表请求朝廷有所防备。朝廷的官员认为诸葛亮和轲比能彼此相距遥远,都不相信牵招的看法。碰上诸葛亮当时在祁山,果然派人和轲比能联系。轲比能应约南下,抵达过去北地郡的吕城,与诸葛亮的军队相呼应。明帝下诏给牵招,让他根据情况出兵攻击轲比能。这时轲比能已经北上回到大沙漠以南,牵招和并州刺史毕轨商议说:“少数族人迁移不定,如果派兵穷追,紧赶慢赶也难以赶上。如果发动偷袭,又有山水阻隔,军需的转运供应也难以秘密进行。我想可以让守卫新兴、雁门二郡的两员牙门将,推进到陉山以北驻扎,一面镇守塞外,一面实行屯田以储存粮食。等到秋天粮足马肥之际,集中州郡的兵力,乘机进攻,必然全胜。”可惜牵招的计划还未施行,他就病死了。
牵招在雁门郡任职有十二年之久,威名远扬。他治理边境的名声仅次于田豫,老百姓很思念他。渔阳郡的傅容在雁门也有声名和业绩,任职在牵招之后,他在辽东郡也建立了功勋。
牵招的儿子牵嘉继承了他的爵位。次子牵弘,也勇猛刚毅有父亲的风范,以陇西郡太守的身份,随邓艾讨伐蜀国有功,咸熙年间任振威护军。牵嘉与晋朝的司徒李胤同母,死得很早。
郭淮,字伯济,太原郡阳曲县人。建安年间被推举为孝廉,任平原郡丞。魏文帝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郭淮为五官中郎将府的门下贼曹,又转任丞相府兵曹议令史,随太祖曹操征伐汉中。
太祖回洛阳后,留下征西将军夏侯渊驻守汉中抵御刘备,任郭淮为征西将军府的司马。夏侯渊与刘备激战,郭淮有病未上阵。夏侯渊阵亡,军中人心惶惶,郭淮收集散兵,推举荡寇将军张郃为主帅,各营才安定下来。第二天,刘备想渡过汉水进攻。众将认为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悬殊,刘备又可以利用取胜的优势,都想依托汉水布阵来阻击刘备。郭淮却说:“这是在向敌人示弱而不能挫败敌人,不是上策。不如远离汉水布阵,诱使敌人渡水前来攻击,等他们一半人马渡过时再发起攻击,一定可以打败刘备。”众将依他的计策布好阵势后,刘备却起了疑心不敢强渡。郭淮乘机巩固阵地,显示绝不撤退的决心。情况上报后,太祖很赞赏,授予张郃节杖担任主帅,又任命郭淮为张郃的司马。
曹丕即魏王位后,赐郭淮为关内侯,转任镇西将军的长史,又代理征羌护军,充当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的协调人,一起讨伐山区的叛乱首领郑甘,以及叛乱的卢水胡人,都大获全胜。关中从此平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黄初元年(公元 220),郭淮奉命入京参加魏文帝曹丕登基称帝的庆典,在路上得病耽搁;朝廷依旧按路程远近计算,认定他在途中逗留时间过长。等到群臣欢会时,文帝严肃责备他说:“从前大禹在涂山会合诸侯,防风来晚了,结果被处死。而今普天同庆你却姗姗来迟,为什么?”郭淮回答说:“为臣听说五帝以教化为首要任务,用道德引导百姓。夏代的君主政治衰败,才开始使用刑罚。而今我有幸碰上了像唐尧、虞舜进行禅让的盛世,因此知道自己不会遭到防风那样的杀戮。”文帝听了很高兴,提升郭淮代理雍州刺史职务,封为射阳亭侯。
黄初五年(公元 224),他正式就任雍州刺史。安定郡的羌族大首领辟蹄反叛,郭淮击败他们并接受其投降。每当羌族有人来投降,郭淮总是让手下的人先详细询问他们的亲属情况,比如儿女多少、年龄大小等。等到自己接见他们时,已一一了解清楚他们的详细情形,因此询问周到,被接见的人们都称赞他的神明。
太和二年(公元 228),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兵出祁山,派将军马谡进驻街亭,高详扼守列柳城。张郃袭击马谡,郭淮进攻高详,都获得胜利。郭淮又在枹罕攻破陇西著名的羌族首领唐蹄,因功加任建威将军。
太和五年(公元231),蜀军出兵卤城。当时,陇西地区缺粮,人们主张从关中调送大批粮食,郭淮却对羌族百姓恩威并施,公平摊派,让他们供给粮食,使军粮得到充足的保障。郭淮转任扬武将军。
青龙二年(公元234),诸葛亮出兵斜谷,在兰坑屯田。当时司马懿驻扎在渭水南岸,郭淮估计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主张先出兵占领,参加商议的人们大多不以为然。郭淮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和北面山区的叛乱势力联合,断绝通往陇西的道路,扰动汉族与少数族百姓,这对国家很不利。”司马懿赞同他的看法,让郭淮屯兵北原。赶往那里之后,战壕壁垒还未修好,大批蜀军就向北原涌来,郭淮奋力回击,打退敌军的进攻。过了几天,诸葛亮出动大军向西前进,诸将都判断蜀军将要进攻西面的营地;只有郭淮一人认为,诸葛亮在西边有意显露行动,是想引诱我们派重兵应战,而他真正的进攻方向,一定是东面的阳遂。那天夜里,蜀军果然偷袭阳遂,因为城中有防备,所以没有得手。
正始元年(公元 240)蜀将姜维出兵陇西。郭淮出动兵马,追至强中。姜维撤退后,郭淮又讨伐羌族首领迷当等人,安抚温顺的氐族人三千多家,把他们迁到关中地区。不久他升任左将军。凉州休屠湖附近的少数族首领梁元碧等,带领本部落二千多家归附雍州。郭淮上奏请求把这些人安置在安定郡的高平,充当当地汉族居民的屏障,后来因此而设置西州都尉。郭淮转任前将军,依旧兼任雍州刺史。
正始五年(公元 244),夏侯玄任主帅领兵伐蜀,郭淮率军为前锋。郭淮估计形势不利,自行决定撤出,所以损失不大。回来后朝廷授予郭淮节杖。
正始八年(公元 247),陇西、南安、金城、西平各郡的羌族首领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联合起来造反,围攻城镇,南招蜀军援助。凉州著名的少数族首领治无戴也举兵响应。讨蜀护军夏侯霸率领各军驻扎在为翅。郭淮刚到达狄道,人们都认为应当首先向西进攻枹罕,这样对内可以平定叛乱的羌人,对外则可以挫败蜀国乘机入侵的计划。郭淮估计蜀军大将姜维一定会进攻夏侯霸,于是决定进入沨中,再转向南去接应夏侯霸。姜维果然进攻为翅,正好郭淮军队赶到,姜维只好退走。郭淮接着进兵讨伐叛乱的羌人,杀死饿何、烧戈,前来投降的有几万户。
正始九年(公元 248),蛾遮塞等屯兵在河关和白土故城,依据黄河抵抗魏军。郭淮做出要从上游出兵的样子,却秘密派兵从下游渡河攻占了白土城,然后发动总攻,大破敌兵。治无戴包围了武威县,家属留在西海郡。郭淮进军指向西海,想袭取对方的家属和物资。碰巧治无戴又率兵折回,两军在龙夷的北面相遇,治无戴战败后逃走。令居县的土匪在石头山的西边活动,截断大路,阻绝朝廷的使者。郭淮在回军的途中顺便追讨,大胜。姜维出兵石营,经过强川,向西迎接治无戴。留下阴平郡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合被魏军击败逃散的羌族士兵,保护蜀军将士的家属。郭淮想分兵两路,攻击姜维和廖化。诸将却认为,姜维的人马西面连接强大的少数族势力,而廖化又已经占据险要地形,如果兵分两路,势必削弱力量,向前无法制服姜维,向后又攻不下廖化的城池,不是好计策;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进发,趁少数族与蜀国两方的兵力还未会合之前,断绝他们的联系,这是打掉敌方外援的用兵策略。郭淮说:“现今前去攻打廖化,出其不意,姜维肯定有后顾之忧。等姜维赶回来救援,廖化已被平定,而且使姜维疲于奔命。我们的军队不必向西远征,少数族与外面的联系自然瓦解。这才是一举两全的上策。”于是派夏侯霸等朝沓中方向追击姜维,自己则率领主力大军强攻廖化。姜维果然匆忙赶回来营救,都像郭淮所预料的那样。郭淮因此晋封都乡侯。
嘉平元年(公元 249),郭淮升任征西将军,指挥雍州、凉州各路军队。这一年,他与雍州刺史陈泰联合,在翅上迫使蜀军牙门将句安等投降。
嘉平二年(公元250),皇帝下诏说:“过去在汉中战役中,全军几乎覆没;郭淮临危不惧,挽回局势,功劳记在史册。他在关右任职三十多年中,对外征讨蜀军,对内安抚汉族和少数族百姓。近年以来,击破廖化,生擒句安,功勋卓著,朕非常嘉许他。现任命郭淮为车骑将军,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持有节杖和指挥军队都依旧不变。”晋封郭淮为阳曲侯,食邑二千七百八十户,又分出三百户,封他的一个儿子为亭侯。
正元二年(公元 255),郭淮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大将军,谥为贞侯。
儿子郭统继承了他的爵位。郭统官至荆州刺史,死后,儿子郭正继承了爵位。咸熙年间,设立五等爵位,因为郭淮在魏朝功勋卓著,所以改封郭正为汾阳县子爵。
评论说:满宠志气刚毅,有勇有谋。田豫为官清白,既有谋略而且对政事精通熟练。牵招坚持正义,气概壮烈,功绩卓著。郭淮计谋精确周密,美名流传关中。然而田豫的官位仅是小州的刺史,牵招只做到郡太守:实在是没有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