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西晋)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等都有记载。《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丰富了陈寿《三国志》文本本身。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孙权为将军,逊年,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赈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召募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擒。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千余人。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

【原文】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1〕。〔一〕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2〕。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3〕。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4〕。出为海昌屯田都尉〔5〕,并领县事〔6〕。〔二〕县连年亢旱〔7〕,逊开仓谷以赈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

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8〕,逊陈便宜〔9〕,乞与召募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10〕,历年不擒。逊以手下召兵〔11〕,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12〕,军屯利浦〔13〕。

【注释】

〔1〕江东大族:自汉代历孙吴、两晋到南朝,江东地区曾经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世家大族。他们世代为官,人口众多,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学术等方面都产生过显著的作用。而吴郡吴县的陆氏,即是其中的代表。一直到清代,陆氏后裔还有著名人物出现。详见拙著《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年出版。

〔2〕从(zòng)祖:祖父的兄或弟。

〔3〕纲纪:总管。

〔4〕东、西曹令史:官名。即东曹令史、西曹令史。东曹、西曹是孙权将军府的下属机构,都分管人事,前者负责选任郡县行政官员和军队文职官员,后者负责选任本府官员。每曹的主官为掾,副主官为属。掾、属之下设令史,负责拟办公文。孙权称王后,东、西曹即由尚书台的选曹取代。

〔5〕海昌:县名。治所在今浙江海宁市西南。屯田都尉:官名。主管屯田事务。

〔6〕领:兼管。

〔7〕亢旱:极度干旱。

〔8〕伏匿:隐藏。这里指逃亡到深山隐藏的山越和其他人。

〔9〕便宜:有利的和恰当的建议。

〔10〕毒害:祸害。

〔11〕召兵:招募来的士兵。

〔12〕定威校尉:官名。领兵征伐。

〔13〕利浦:地名。在今安徽和县东。

【注释】

〔一〕《陆氏世颂》曰:“逊祖纡,字叔盘。敏淑有思学。守城门校尉。父骏,字季才。淳懿信厚,为邦族所怀。官至九江都尉。”

〔二〕《陆氏祠堂像赞》曰:“海昌,今盐官县也。”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中草药大全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神农尝百草,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