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馥,字元颖,沛郡相县人。他避乱到扬州。建安初年(公元196),他前去游说袁术的部将戚寄、秦翊,使他们率领部众和自己一同投奔太祖曹操,太祖很高兴。司徒任命他为下属。
后来孙策任命的庐江郡太守李术,引兵攻打扬州,杀死扬州刺史严象。庐江一带的梅乾、雷绪、陈兰等,趁势在江淮地区聚集起几万人马,攻掠郡县,残害人民。当时太祖正和袁绍对抗,他认为可以把平定东南地区的任务委托给刘馥,于是便上表朝廷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刘馥一接受任命,就单人匹马奔赴合肥空城,建立起行政机构。对合肥南部的雷绪、梅乾等势力,采取招安的策略,让他们都来归附,雷绪等人也不断奉献物品。几年中,这种施恩感化的政策收到了很大的效果;百姓拥护他的治理,流亡逃难的人成千上万地跋山涉水返回故乡。这时候,刘馥开始召集儒生,建立学校;推广屯田,兴修芍陂、茹陂、七门堰、吴塘等处的堤堰,用来灌溉稻田,使得官府和百姓都有了粮食储备。又加高合肥城的城墙堡垒,大量贮存滚木和礌石,编织了几千万张草席,并增加了几千斛鱼脂油的储存,作为战斗防御的准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刘馥去世。
孙权趁机率领十万军队攻打合肥,包围城池达一百多天。正赶上连日下雨,城墙几乎要被雨水浸润坍塌了,守城的军民便用此前贮备的草席覆盖住城墙。夜间点燃鱼脂,照亮城外,观察敌方的动向而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敌方损失惨重被迫撤退。扬州地区的官吏百姓因此对刘馥更加怀念,认为刘馥比春秋时期坚守晋阳城的董安于还要出色。至于他所兴修的水利设施,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
刘馥的儿子是刘靖。黄初年间,由黄门侍郎升任庐江郡太守,魏文帝下诏说:“您父亲过去在那里任州刺史;现在您又要去管辖扬州所属的这个郡,真可以说是能继承先辈的事业了。”
后来刘靖又被调到河内郡任太守。升为尚书,朝廷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又出任河南尹。散骑常侍应璩给刘靖写信说:“您入朝则担任尚书,出外则担任京城地区的行政长官河南尹。使百姓富足的办法,您每日每月都在不断施行:防御屏障修得又高又陡,使盗贼放弃了偷盗的念头;黍、稷、菽、麦、稻五类谷物配搭着种植,避免了水旱的灾害;农具准备充足,从未耽误农时;养蚕、种麦有编好的草席,保证不受雨水冲淋;下达公务指令,没有官员敢拖延不办;鳏寡孤独的人,都享受到官仓的赈济。再加上明察秋毫,秉公执法;有关官吏一旦接到朝廷下达的任务,下属各县都能顺利完成:这样的成绩即使是前朝治理京兆尹的能臣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王骏,也不能同您相比啊!”刘靖的政绩大体上就像这样。他的措施起初让人觉得琐碎繁复,但最终还是对百姓有利,有他父亲的遗风。
因为母亲去世,刘靖离职奔丧。后来又担任大司农、卫尉;晋爵为广陆亭侯,食邑三百户。他曾上疏陈述儒家教育的根本道理,说:“学习这件事,是影响治乱的规范,是圣人最重要的训诲。自从文帝黄初年间提倡建立太学以来,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至今没有培养出什么有成就的人才;原因大概在于博士教官的选择上标准低下,儒生又是为了逃避兵役而来入学,高门贵族的子弟,觉得和这样的人一起学习是耻辱,所以不愿到学校来读书。整个教育状况可以说是有名而无实,有教育而无成效。为臣认为应该用高标准来选拔博士:选拔那些品行能够为人师表,经学能够胜任教学的人来负责教导贵族官员的子弟。遵照古代的制度,让品级在两千石以上官员的子孙,从十五岁开始,都进入太学学习。明确制定出升降奖惩的办法:对那些通晓经术而又认真修养品德的,要提升他们以示尊崇道德;对那些荒废课程和学习的,则要开除他们以示惩罚恶习。表扬选拔优秀的学生而加强教育后进的学生,那么大家都会努力学习。那种拉帮结派联络人事关系的不正之风,就会自行消灭了。阐发弘扬儒家的教化,使那些还没有归顺的人民得到安抚;普天下都承受儒家思想的教育,边远地方的百姓就会自动前来归附:这就是圣人的教诲,达到政治清明的根本。”
刘靖后来升任镇北将军,持有节杖,指挥河北地区的军队。他认为:“使王朝长久存在的重大措施中,最好的是坚守边防,让汉族人与少数族人完全分开。”他开拓了边疆的防线,在险要的地方屯兵据守。又维修拓宽了戾陵渠的大堰,引水灌溉蓟县南北的大片农田,使田地能够种三茬谷物,边疆的人民都得到利益。
嘉平六年(公元 254),刘靖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征北将军;晋封为建成乡侯,并谥为景侯。他的儿子刘熙继承他的爵位。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九岁的时候,有人当着他的面提到他父亲的表字。司马朗马上说:“不尊重别人的父母,也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父母。”那个人赶忙对他表示歉意。
十二岁的时候,他参加选拔童子郎的经学考试。因为他长得又高又壮,监考的官员怀疑他隐瞒了年龄;便进行盘问,司马朗说:“我的中表亲戚,历来身材都长得高大。我虽然幼稚弱小,还没有向圣贤看齐的雄心大志;但是隐瞒年龄来假装早慧以求速成,这不符合我的志向。”监考官对他的回答感到很惊异。
后来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原来的冀州刺史李邵,家住在野王县临近险要的山区,打算迁徙到温县居住。司马朗劝说李邵道:“唇亡齿寒的比喻,难道只限于春秋时的虞国和虢国吗?温县和野王县也是这样啊。现在您离开野王而迁居温县,只不过是躲过了早晨的死亡期限,却躲不过晚上的死亡期限啊。再说您是本地人民的希望。现在贼寇还没到您就要先离开,沿山各县的人民必然惊惶失措。这等于是动摇民心为那些强盗坏人打开大门啊!我私下里真为全郡人民担忧。”李邵不听劝告。靠近山区各县的百姓果然发生混乱,纷纷往内地迁徙,很多人遭到贼寇的洗劫。
这时,董卓强迫献帝迁都长安,他自己暂时留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当时在朝任治书御史,照例应当随皇帝同往长安。由于全国到处都不太平,他就让司马朗带着家眷回故乡温县。
不料有人诬告司马朗要逃跑,把他抓去见董卓。董卓对他说:“您与我死去的儿子同岁,我差一点要大大对不起您了!”司马朗回答说:“明公您凭着崇高的德行,遭遇厄运灾难降临的时候;能够为国家清除乱臣贼子,举用大量的贤才:确实可以说是精心考虑,想使国家达到大治。您的威望德泽已经树立,功勋业绩已经显露;但是现在战争的灾难却一天比一天严重,各州郡人心惶惶;京城附近的百姓,不能安居乐业;纷纷抛弃居室产业,四处流亡躲藏;尽管京城四周都设置了关卡,用重刑杀戮来惩罚逃亡的人,仍然禁止不住这股逃亡的势头:这就是我感到忧心的原因。希望明公您能洞察借鉴过去的史事,稍稍多加考虑一下;那么您的光荣和声名就将与日月同辉,比上伊尹、周公也并不困难。”董卓说:“我也明白这一点,您的话很有意义。”
司马朗断定董卓必然灭亡。担心被他留下来;就用家中财物贿赂他手下管事的官吏,请求放自己回故乡。司马朗一到家乡,就对乡亲父老说:“董卓大逆不道,普天下的人都把他看做仇敌,这正是忠臣义士奋起建立功业的时刻。我们这个郡与京城接壤;洛阳的东边有成皋县,这个县北临黄河;讨伐董卓的各路大军倘若进展不利,必然要在此地停留。我们家乡这地方实在是兵家必争的危险区域,难以保障安全。不如趁现在道路还通畅,带着整个家族往东到黎阳县。黎阳驻有骑兵队,司令官赵威孙,是咱们同乡,又与我家有姻亲关系,他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兵马,足以成为我们的依靠。今后如果形势有什么变化,在那里慢慢观望也不晚。”
然而父老乡亲都怀恋故土,没有人肯随从司马朗走;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属和司马朗一起去了黎阳。过了几个月,关东地方的州郡纷纷起兵,聚集了几十万兵马,都驻扎在荥阳和河内郡。各路领兵的将军互相不能统率,果然放纵士兵烧杀抢掠,百姓死了将近一半。
过了很久,关东的军队纷纷瓦解,太祖和吕布在濮阳对峙。司马朗才携带家眷回到温县。正赶上大饥荒,严重到人吃人的程度。司马朗收养抚恤自己宗族的人,教育自己的弟弟,并未因为世道衰败便抛弃了学业。
司马朗二十二岁时,太祖曹操任命他为自己司空府下属。后来任成皋县令,因病离职。又复职任堂阳县长。他治理地方的政策宽厚仁慈,不用鞭、杖等刑罚,百姓也不犯法。此前,县里有些老百姓迁徙到京城地区居住。后来朝廷向堂阳县下达制造船只的任务,迁走的县民担心司马朗不能如期完成,就互相联络,悄悄回来帮助造船。司马朗得到百姓的爱戴就到了这样的程度。后来他升任元城县令。
又入朝担任丞相府的主簿。司马朗认为:“天下之所以出现土崩瓦解局面,是因为从秦朝开始废除了五等爵位的分封制度,而郡国也没有进行军事训练做好战争准备的缘故。现在虽然已经不可能恢复实行五等爵制,却可以下令让州、郡都设置地方军队:对外防备异族侵略,对内威慑那些图谋不轨的人,这才是最好的策略。”他还认为:“应当恢复古代的井田制。过去由于考虑到百姓的土地都传承了许多代,很难在中途收归国有,所以一直维持现状到今天。现在正赶上大乱之后,百姓分散在各处;土地没有主人,都成了公田:应该趁这个时机恢复井田制。”关于恢复井田制的建议虽然没有实施,但是后来在州、郡设置军队,就是司马朗原来主张。
他升任兖州刺史,政策和教化得到全面推行,受到百姓的称赞。即使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司马朗也总是穿粗布衣服,吃劣等饭食,用俭朴的生活给部下作出表率。他非常喜爱有关评价人物优劣的典籍;他的同乡李觌等人名气很大,可是司马朗却常常公开批评这些人。后来李觌等人果然身败名裂,人们都佩服司马朗有远见。钟繇、王粲曾发表议论说:“不是圣人就不能把天下治理成太平盛世。”司马朗却认为:“伊尹、颜渊一类人虽然不是圣人,但让这样的人连续几代治理以后,也可以达到太平盛世。”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吴国,行军到居巢。这时部队中发生了流行性传染病,司马朗亲自巡视军营,为生病的士卒请医配药。结果自己也染上了疾病去世,终年四十七岁。他临死前吩咐家人:“给遗体穿布衣戴头巾,入殓的时候只穿与季节相应的平常的服装。”兖州人民对他十分怀念。
魏明帝即位,封司马朗的儿子司马遗为昌武亭侯,食邑一百户。司马朗的弟弟司马孚,又把自己的儿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司马遗死后,司马望的儿子司马洪继承了爵位。
当初同司马朗一起迁徙到黎阳的赵咨,官做到太常,是当时的优秀人才。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县人。他起初担任陈郡的主簿。太祖曹操做司空时,征召他任章县县长。后来他任乘氏、海西、下邳三县的县令,在任职的地方都有善于治理的名声。此后他入朝担任司空府的西曹令史,升为西曹属。
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并州刚刚来归附,梁习以别部司马的官职代理并州刺史。当时正是高幹作乱之后,南匈奴等少数族就在并州界内,嚣张跋扈,并州的官吏百姓纷纷反叛逃亡,加入到少数族的部落中。州中的豪强大族招兵买马,也不时骚扰危害人民;各种势力互相煽动,就像棋子一样到处密密麻麻地盘踞着。梁习到任以后,采用劝诱招抚的办法,很有礼貌地召请那些豪强大族,分批加以推荐,让他们到太祖的军府中去任职。豪强大户都得到安置以后,紧接着征调壮丁前去参军;又借着大军出征的机会,让他们充当战士和运输队员。当官的和当兵的离去以后,又开始迁移他们的家属;前后送往邺县的共有好几万人。对那些不执行命令的,梁习就派兵前去讨伐;杀死了一千多人后,上万人前来投降归顺。南匈奴的单于恭恭敬敬地服从管理,各部落著名的酋长也叩头听命;少数族人民都听从梁习的调遣,承担政府分配的各类任务,同编入户口名册的汉族百姓一样。边境从此得到安定,百姓在田地里安心耕作;梁习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其指示得到认真的贯彻。州里的名士经过梁习的推荐,都得到朝廷的任用,事情的经过记载在本书《常林传》中。太祖对梁习非常赞赏,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并正式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州中的父老称颂梁习的事迹,认为自从他们懂事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刺史能够赶得上梁习。
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并州并入冀州;任命梁习为议郎、冀州西部都督从事,属于冀州统辖,并指挥原来的部队。又受命到上党郡督运大木材,以供修建邺城宫殿的需要。梁习上表请求设置两名屯田都尉,带领六百个屯田民夫;在大道旁边耕种粮食,供给运输木材的人畜食用。后来南匈奴的单于入朝称臣,西北边境没有了忧患,这都是梁习的功绩。
魏文帝曹丕即帝位,重新设置并州,梁习再次担任刺史;晋爵为申门亭侯,食邑一百户。他的行政成绩常常是全国最优等。
太和二年(公元 228),朝廷征召他担任大司农。梁习在并州任职二十多年,他的住处非常简陋,家里也没有地方特产的珍贵物品。魏明帝感到很惊异,给予他优厚的赏赐。太和四年(公元230),梁习去世,他的儿子梁施继承了他的爵位。
当初,济阴郡的王思与梁习,都担任司空府的西曹令史。有一天轮到王思当班,向太祖报告公文,不合太祖心意;惹得太祖大发雷霆,下达指令传唤写文件的官吏,准备处死他。指令下达时正赶上王思不在,梁习便替他去见曹操,一到就被关押起来;王思听说后急忙赶回来,主动承认自己的罪责,说应当处死的人不是梁习而是自己。太祖对梁习默默地代人受过十分感动,也很赞赏王思能勇于承担罪责。他说:“想不到我的军队中竟然有两名义士!”后来两个人同时被提升为刺史,王思兼管豫州。王思也是个能干的官员,只是实施行政时苛刻琐碎,不识大体。他后来官至九卿,封为列侯。
张既,字德容,冯翊郡高陵县人。十六岁的时候,在郡政府中担任小吏,后来担任比较重要的职务。被举荐为孝廉,他没有应召到京城去求官。太祖曹操做司空的时候,任命他为下属,他也没有去;后来他被举荐为茂才,担任新丰县令。他治理新丰县的政绩,在长安附近的京兆尹、冯翊郡、扶风郡中名列第一。
袁尚在黎阳同太祖的兵马对抗,派他所设置的河东郡太守郭援、并州刺吏高幹以及南匈奴的单于,一起攻取平阳;又派遣使者到西边去联合关中的各路位将领抵抗太祖。太祖部下的司隶校尉钟繇也派张既,去游说马腾等关中将领。张既给马腾等人分析利害关系,马腾等人被说服归顺了太祖。马腾还派儿子马超带领一万多人马,会同钟繇攻击高幹、郭援;把对方打得溃不成军,郭援被斩首,高幹和南匈奴的单于都被迫投降。后来高幹在并州再次反叛。河内郡的张晟独自拥有一万多人马,在崤山、渑县一带抢掠。河东郡的卫固、弘农郡的张琰,都起兵响应张晟。太祖任命张既为议郎,在钟繇的部队中参谋军事,让他到西边的关中召来马腾等将领,联合攻击张晟等武装势力,结果大败敌人。杀死了张琰、卫固,高幹逃奔荆州。太祖封张既为武始亭侯。
太祖将要讨伐荆州的刘表,却对分别据守着关中的马腾等人不放心。就又派张既去劝说马腾等人,让他们放弃部下军队回朝廷任职。马腾已经答应,而又有些后悔;张既恐怕发生变故,就赶忙向沿途各县发公文,要他们为马腾等人准备犒劳和赠送的物品,又让沿途的郡太守出城迎接。马腾不得已,只好启程向东回朝。太祖上表请求任命马腾为卫尉;封他的儿子马超为将军,统领原来的部属。后来马超反叛,张既随同太祖在华阴县大败马超。平定了关中一带之后,太祖任命张既为京兆尹;他招纳流离失散的人民,修复原来的县城,百姓都十分拥戴他。
魏国建立以后,张既担任尚书。又离京去做雍州刺史。太祖对他说:“让您回去治理自己家乡所在的雍州,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了啊!”后来张既跟随太祖去征讨汉中的张鲁,他单独带领一支人马从散关进入,讨伐叛变的氐族人,收割氐族人的麦子来供给军粮。张鲁投降以后,张既劝说太祖把汉中的几万户人家迁移到人口欠缺的长安及附近地区。以后,张既同曹洪在下辩攻破了刘备的部将吴兰。又同夏侯渊讨伐宋建;单独领兵攻打临洮、狄道两县,平定了那一带地方。这时候,太祖正准备移民以充实河北地区,陇西、天水、南安各郡的人民恐惧骚动,惶惶不安。张既特地给予这三郡人中当将领、官员的人一段假期,让他们回家盖房修屋,制作水碓,以显示出不会离开家乡。于是民心得到安定。
太祖将要撤出汉中的守军,又担心刘备向北征服武都郡的氐族后威胁关中。便向张既询问办法,张既说:“可以劝说氐族人前往北方产粮的地方躲避敌寇,先去的给予重赏;这样,先去的就会知道有利可得,后面的人一定会仿效他们。”曹操听从了张既的计策,亲自到汉中撤出各路军队。又命令张既到武都郡,用上述办法把五万多户氐族人,迁移到扶风、天水二郡的境内。
这时候,武威郡的颜俊、张掖郡的和鸾、酒泉郡的黄华、西平郡的麹演等,在他们各自的郡一同举兵反叛。都自称将军,还互相攻击。颜俊派人把自己的母亲、儿子,送到太祖那儿做人质,请求援助。太祖问张既怎么办,张既说:“颜俊等人对外想借助国家的威势,内心里却是不服从朝廷的;等到计策制定妥了,势力足够强大了,必然又会造反的。现在您刚刚在筹划平定蜀地的大计,应该让颜俊等势力并存而且互相争斗;就像春秋时鲁国的卞庄子刺虎一样,坐等他们两败俱伤。”曹操说:“好!”过了一年多,和鸾果然杀了颜俊,武威郡的王秘又杀了和鸾。那时候,没有设置凉州,从关中直到西域,都属于雍州。
曹丕即魏王位,才开始设立凉州,任命安定郡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张掖郡的张进抓了郡太守,率兵抗拒邹岐;黄华、麹演等人也赶走了原来的太守,举兵响应张进。张既领兵西进,为护羌校尉苏则的部队壮大声势,所以苏则能够击破张进等人建立大功。张既也晋爵为都乡侯。
凉州的卢水胡族首领伊健妓妾、治元多等人反叛,河西地区遭到严重骚扰。文帝曹丕十分担忧,说:“除了张既,没有人能安定凉州。”于是便召回邹岐,让张既代替他任凉州刺史。并下诏给张既说:“从前贾复请求领兵去攻打郾县的贼寇,光武帝笑着说:‘您去攻打郾县,我还有什么担忧呢?’您的谋略胜过别人,现在正是您施展谋略的时机。我允许您根据情况的需要自行决定军务的处理,不用按惯例先向我请示批准。”又派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等人,领兵在他后面接应。
张既率军到达金城,准备渡过黄河,部下的将领、郡太守都认为:“兵少路险,不可深入敌方腹地。”张既说:“道路虽然险峻,却不像井陉关那样狭窄;少数族武装都是乌合之众,不会有李左车那样的计谋。现在武威郡很危急,应该迅速赶到那里!”于是断然下令渡河。对方有七千多骑兵,在鹯阴口狙击张既的部队。张既放出风声要由鹯阴县渡河,却悄悄地经过揟次县赶到了武威。卢水胡人都以为遇到了神兵,赶忙退却到显美县。
张既已经占领了武威,费曜的接应部队才赶到,而夏侯儒的部队还没到达。张既犒劳赏赐部下,打算进军攻击卢水胡。将领们都说:“我方士兵很疲劳,敌人却锐气正盛,很难同他们争个高下。”张既说:“现在军中没有现成的粮草,必须从敌人那里夺取。如果敌人发现我方兵力聚集,就要退进深山。那时候再追击他们,道路既险峻难走,士兵又饥饿劳累;如果我们撤退,又会遭受敌人的追击。这样的话,战事就无法得到迅速解决,正如前人所说的‘一旦放跑了敌人,危害会延续好几代’啊。”于是便领兵挺进到显美县。敌人的几千骑兵,想借助大风放火烧毁魏军的营盘,张既部下的将士都很恐惧。他在夜间埋伏下三千精兵,然后让参军成公英,率领一千多骑兵前去挑战,命令他们佯装败退。敌人果然争先恐后地来追赶,于是伏兵杀出,截断了敌人的后路;魏军首尾夹击,结果大获全胜,斩首俘虏上万人。
文帝非常高兴,下诏说:“您渡过黄河,深入险境,用疲劳的军队攻击休息充分的敌人,以少胜多;功勋超过了南仲,勤劳超过了尹吉甫。这一功绩不仅仅是打败了卢水胡人,而且使河西一带永远宁静:让我再也不用顾虑西边的局势了!”文帝转封张既为西乡侯,给他增加了二百户封邑;连同以前的封邑,一共四百户。
酒泉郡的苏衡造反,会同羌族的首领邻戴以及丁令族共计一万多骑兵,攻打边境各县。张既同夏侯儒前往迎击,大败敌人,苏衡、邻戴等投降。于是张既上书,请求与夏侯儒共同修复左城要塞,筑起防御工事,设置烽火台和储备军粮的仓库,防御少数族的侵袭。西部的羌族人害怕了,有两万多户人家来投降。
后来西平郡的麹光等人杀死郡太守造反,张既部下的将领要去镇压。张既说:“造反的只有麹光等人,郡中的百姓不一定都愿意跟随他们;如果因为这就兴兵讨伐,当地的官吏百姓和羌族人就会说朝廷不辨是非,迫使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政府:这等于是为猛虎添上翅膀啊。麹光等人想利用羌族人的力量。现在我们先让羌族人去袭击他们,凡是在袭击中出力的都给重赏,并且把俘虏也都送给羌族人;这样,从外面遏制他们的势力,从内部离间他们的盟友,就一定会不战而平定西平郡。”于是发布檄文通告各部落的羌人:凡是受麹光等人诱骗而加入叛军的一律原谅,能够杀死敌人首领送来脑袋的给以封赏。结果,麹光的部下杀死他并送上了他的脑袋,其余的人都像过去一样安居不动。
张既治理雍、凉两州长达十多年,政绩为人称颂。扶风郡的庞延,天水郡的杨阜,安定郡的胡遵,酒泉郡的庞淯,敦煌郡的张恭、周生烈等人,他都曾备礼任命为下属,这些人后来都做了高官而且很有名。
黄初四年(公元223),张既去世。文帝下达的诏书说:“过去荀林父击败狄族人有功,晋景公赏给他俘获的敌方百姓一千家;冯异为汉朝贡献自己的力量,光武帝为此赐爵位给他的两个儿子。已故的凉州刺史张既,能够收容安抚民众,使各部落的羌族人归顺朝廷:可以称为国家的良臣。他不幸去世,朕非常痛惜!现在赐给他小儿子张翁归关内侯的爵位。”
魏明帝即位以后,追谥张既为肃侯。由他的儿子张缉继承爵位。张缉从中书郎逐步升迁到东莞郡太守。嘉平年间,他的女儿做了皇后,他也因此被任命为光禄大夫,赐给特进的官号;他的妻子名叫向,被封为安城乡君。后来张缉与中书令李丰一同谋反,被处死。事情经过记载在本书《夏侯玄传》中。
温恢,字曼基,太原郡祁县人。他的父亲温恕,曾任涿郡太守;去世的时候,温恢才十五岁,送丧回到家乡。当时温恢的家里十分富有,他说:“社会正开始大乱,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呢?”一下子把家财全部都用来送给自己宗族中的穷人;同州的老乡都认为他的做法高尚,把他比做本州的先贤郇越。
后来温恢被举荐为孝廉,做过廪丘县长,鄢陵、广川县的县令,彭城、鲁国的国相。在这些地方他都受到好评。又入朝做丞相府的主簿,出任扬州刺史。
太祖曹操对他说:“我非常愿意让您在我身边做事;但又认为扬州的事情更为重要。《尚书》上说:‘辅政大臣好,那么诸事都会得到妥善的办理。’是不是需要让蒋济来担任治中辅助您呢?”当时蒋济任丹杨郡太守,于是便下令让他回到扬州的州政府任职。太祖又对驻扎在扬州的将军张辽、乐进等人下达指示说:“扬州刺史温恢,通晓军事;凡事要和他共同商量。”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孙权出动大军攻打合肥。那时候各州都有屯兵防卫。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我们这里虽然有敌人,但还构不成威胁;所害怕的是敌人进攻驻守在樊城的曹仁。现在河水已经上涨,而曹仁的孤军却没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关羽骁勇善战,率领精锐部队借着地利进攻,一定会造成祸害。”后来果然发生了关羽包围和水淹樊城的事。这时朝廷下诏征召裴潜以及豫州刺史吕贡等人出兵。裴潜等人行动迟缓,温恢悄悄对裴潜说:“这一定是襄阳危急要让你们赶去支援。之所以朝廷没有下达紧急行动的命令,是不愿意惊动远方的百姓;一两天内,一定会有秘密文书催促你们上路。张辽等人也会被召去援救,张辽他们一向知道魏王的心思,定然会飞快赶到。如果他们后接到命令却比您先到达,您可就要受责备了!”裴潜听从了温恢的话,放弃了辎重,让部下轻装迅速出发,果然很快就接到了朝廷催促进军的紧急命令。张辽等人接着也分别被征召,一切都不出温恢所料。
魏文帝曹丕即帝位,温恢为侍中。又出京担任魏郡太守。过了几年,他升任凉州刺史,持有节杖,兼任护羌校尉。在上任的途中病死,终年四十五岁。
文帝下诏说:“温恢具有朝廷栋梁的素质,侍奉先帝,功劳卓著。在朕身边服务,能够忠于朝廷;所以把凉州刺史的重任授给他,让他处理一个方面的公事。他为什么就这样死了,使我非常之悲痛!现在赐温恢的儿子温生以关内侯的爵位。”温生死得早,爵位的传承至此断绝。
温恢去世以后,汝南郡的孟建担任凉州刺史,也有善于治理的名声。官做到征东将军。
贾逵,字梁道,河东郡襄陵县人。幼年时和儿童们一起做游戏,就常常模仿大人布置军队打仗。他的祖父贾习,感到很惊异,说:“你长大一定会当将军。”口授他兵法好几万字。
贾逵起初在郡政府中做一名办事员,后来代理绛邑县长。郭援攻打河东郡的时候,所经过的县城都被攻破了,只有贾逵据城坚守。郭援久攻不下,召来南匈奴的单于,一同猛攻,眼看绛邑城就要被攻破。城中的乡亲父老同郭援说定:不许杀害贾逵。绛邑被攻下以后,郭援久闻贾逵的大名,想用他为将军;用兵器对着他逼他答应,贾逵却不为所动。郭援的部下抓着贾逵,让他叩头,贾逵怒斥他们说:“岂有国家的县长对强盗叩头的道理!”郭援发怒了,要将他推出斩首。绛邑的官吏百姓听说要杀贾逵,都登上城墙大声呼喊:“谁要背弃约定杀死我们的好县长,我们就和他以死相拼!”郭援左右的人认为贾逵为人忠义,纷纷替他求情,才使贾逵幸免于死。起初,贾逵访问皮氏县,曾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谁先占领谁就胜利。”到了郭援包围绛邑形势危急的时候,贾逵知道绛邑免不了要被攻破;就派人从小路把自己的官印和绶带送回河东郡,并让他通知郡太守:“赶快占领皮氏!”郭援打败绛邑的守军以后,将要继续进军。贾逵怕他先占领皮氏,就用计策使郭援的谋士祝奥产生疑虑,造成郭援的人马滞留了七天。河东郡太守听从了贾逵的劝告先占领了皮氏,所以没有打败仗。
后来贾逵被举荐为茂才,出任渑池县令。高幹谋反以后,弘农郡的张琰要举兵响应。贾逵不知道张琰的阴谋,去见他。到了以后听说叛乱已经发生,想逃回去。又怕被张琰逮捕,就替张琰出谋划策,好像要与他一起造反;张琰相信了他。当时渑池县的治所暂时设在蠡城,城墙和壕沟都不坚固;贾逵请求张琰让自己带兵去修蠡城的城池。在蠡城的造反者都不隐讳他们的阴谋,所以贾逵带兵到了蠡城,就把他们一网打尽杀死。于是贾逵修筑城池抵抗张琰。张琰败亡以后,贾逵因为祖父去世离职。服丧期刚满,司徒任命他为下属,又以议郎的身份在司隶校尉手下参谋军事。
太祖征伐马超,到达弘农郡。说:“这个地方,乃是西边道路的要地啊。”便任命贾逵兼任弘农郡太守。召见他商议公事,太祖对他十分满意,对左右的人说:“假使天下的郡太守、国相都能像贾逵这样,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后来征调兵丁,贾逵怀疑屯田都尉藏匿了逃跑的百姓;屯田都尉认为自己不归郡太守管辖,出言不逊。贾逵大怒,把他扣押起来;数落罪过不说,还把他的脚打断。结果贾逵因此被免官。但太祖心里还是喜欢他,又任命他为丞相府主簿。
太祖征讨刘备,先派贾逵去斜谷观察地形。路上遇到水衡都尉押解几十车犯人。贾逵认为军情紧急,正是需要人力的时候,就自行决定,只把一名犯重罪的处死,其余的全都释放。太祖知道后认为贾逵处置得当,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共同掌管军事筹划。
太祖在洛阳逝世,贾逵主办丧事。这时鄢陵侯曹彰代理越骑将军职务,从长安赶来奔丧,问贾逵说:“先王的玉印和绶带放在什么地方?”贾逵正颜厉色地说:“太子在邺县,国家早有继承人。先王的玉印和绶带,不是君侯您所应当问的!”接着,护送装遗体的棺材回到邺县。
文帝曹丕即魏王位。考虑到邺县有几万户人家,都聚集在魏国的都城地区居住,很多人违法乱纪,文帝便任命贾逵做邺县令。一个多月以后,又升任魏郡太守。后来大军出征,贾逵再次担任丞相主簿祭酒。贾逵曾经受别人牵连而被处罚。文帝知道后说:“春秋时晋国的祁奚说过:‘对叔向那样的忠直大臣,即使他的十代子孙犯了法都应当得到赦免。’何况贾逵本人就具有功绩德泽呢?”贾逵跟随文帝到黎阳,看到黄河渡口秩序混乱;贾逵杀了那些不守秩序的士兵,秩序才好转。到达谯县,文帝任命他为豫州刺史。
这时天下刚开始安定,州长官大多管不住下属的郡县。贾逵说:“州长官本来是作为御史出去监督各郡,以诏书规定的六条内容监察郡、县的行政长官;所以推荐人选时都注重严厉能干有威风的人才;而不提安静、宽厚、仁爱,以及平易近人之类的品德。现在各县的长官轻视法律,境内盗贼公然出入;州里知道了却不纠正,那么,国家又用什么来树立正直的榜样呢?”豫州的兵曹从事经前任刺史准假暂时离职,贾逵到任几个月后,这位兵曹从事才回来;贾逵将其拷问处死。对郡太守以下的官员中凡是偏袒纵容坏人不守法的,都向朝廷上奏检举免去了他们的职务。文帝说:“贾逵真正是刺史啊!”把他的事迹通告全国,要各州都以豫州为榜样。赐给贾逵关内侯的爵位。
豫州的南边与孙吴接壤。贾逵明确指定了放哨侦察的人,精心制造军事器械,为防御和进攻做好充分的准备;敌人不敢前来侵犯。贾逵对外训练军队,对内治理民事。阻截鄢水和汝水,修建新水库;又拦断山间的涧水,修造了小弋阳陂;还修通了二百多里长的运河,也就是后人所说的贾侯渠。
黄初年间,贾逵同各位将领一同征伐孙吴,在洞浦大破敌将吕范。晋爵为阳里亭侯,加任建威将军。
魏明帝即位,增加贾逵的食邑二百户,连同以前的一共四百户。当时孙权在东关,位于豫州的南面,距长江四百多里;每次出兵进攻魏国,西边来就从江夏郡,东边来就从庐江郡。而魏国去征伐孙吴,也是从淮河或沔水两个方向进军。那时候,豫州的军队驻扎在项县;汝南、弋阳各郡,任务只是守住辖境而已。孙权不用顾虑正北方的敌人,所以东边或西边一旦危急,可以并合全部力量去援救,结果很少打败仗。贾逵认为:“应该开通一条路直达长江边以威胁对方:如果孙权坐守东关,那么东西两边就得不到救援;如果东西两边不能赶来援救,又可以夺取东关。”于是把豫州的军队移到潦口驻扎,又向明帝陈述攻取孙吴的计策,明帝认为他的建议非常好。
吴国的将军张婴、王崇,率领部下来投降。太和二年(公元228),魏明帝命贾逵督领前将军满宠、东莞郡太守胡质等四路军队,从西阳县直向东关挺进;另外曹休从皖县,司马懿从江陵县:共同征伐吴国。贾逵到达五将山,曹休上表说敌人有来投降的,要求让他深入敌境去接应投降者。明帝立即下诏,命令司马懿暂停前进;要贾逵转向东去,和曹休会合一齐南下。
贾逵预料敌人既然在东关方向没有防备,一定会在皖县集中兵力;曹休如果深入敌境作战,必然失败。便指挥各将,水陆并进,走了二百里,捉到一名俘虏,说“曹休已经打了败仗,孙权正派兵去截断夹石一带的退路”。将领们一听大为震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人想停下来等待后面的援军。贾逵说:“曹休兵败,退路被截断;进不能战,退又退不回来:面临这种国家安危的关键,马上就要采取行动!敌人认为曹休的部队没有后援,所以敢于抄他的后路。现在我们迅速前进,出其不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声夺人,敌人发现我军一定会逃跑。如果等待后面的援军,到了险要地形已经被敌人完全控制时,兵再多,又有什么用啊!”于是下令日夜兼程前进,又多设置旗帜战鼓虚张声势。敌人发现贾逵的部队后,果然撤退。贾逵占据了夹石口,把军粮供应给曹休的部队,曹休的部队才起死回生。起初,贾逵与曹休不和。黄初年间,文帝打算让贾逵持有节杖担任独当一面的总指挥官,曹休说:“贾逵性情刚直,一向欺侮轻视众将,不可让他当总指挥官。”文帝便打消了原来的想法。但夹石口一战,要不是贾逵,曹休的部队几乎就要全军覆没了。
贾逵病重,对左右的人说:“我受国家的厚恩,遗憾的是没有能斩了孙权去九泉之下见先帝啊!我死以后,丧事的办理一律不许铺张。”他去世后,被谥为肃侯。他的儿子贾充继承了他的爵位。
豫州的官吏百姓都怀念他,为他树碑建立祠堂。青龙年间,魏明帝东征,乘车进入项县的贾逵祠堂。下诏说:“昨天经过项县,看到贾逵的碑文石像,感到非常悲痛。古人说过:忧虑的是不能树立名声,而不是寿命不长。贾逵立下了忠于国家的功勋,死了以后受到人们的思念,可以说是死而不朽的人了!要把他的事迹通告天下,用来勉励后人。”
他的儿子贾充,咸熙年间曾担任中护军的官职。
评论说:自从汉朝末年以来,刺史总管统领下属各郡,在地方上治理政事;不再像过去只是负责监察地方官员了。太祖创立基业,直到魏国的统治结束,这一卷中的几位刺史个个都声誉流传而且确实作出了突出成绩。他们都能洞察事情的关键,善于恩威并用;所以能够整治好一州的辖境,为后世的人所称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