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人。他的叔父李乾,气概雄壮,在乘氏县聚集了几千家门客。初平年间,李乾带着这些人投奔了太祖曹操。在寿张县打败了黄巾军。又随太祖讨伐袁术,攻打徐州。吕布作乱的时候,太祖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抚周围各县。吕布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李乾入伙,打算一起反抗太祖;李乾不从,被杀。太祖让李乾的儿子李整,统领他父亲的旧部,和别的将军一起进攻薛兰、李封。获胜以后,李整又随太祖平定兖州各县,因功逐渐升到青州刺史。
李整去世后,李典转任颍阴县令,担任中郎将,统领李整的部队。升任离狐郡太守。当时太祖同袁绍在官渡相持,李典率领自己的宗族和部属运输粮食布匹以供军需。袁绍被打败以后,李典担任裨将军,驻扎在安民城。太祖在黎阳进攻袁谭、袁尚,派李典与程昱用船输送军粮。碰到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领兵扼守在黄河一线,断绝了水路。此前太祖命令李典、程昱:“倘若船队不能通过,就下船走陆路。”李典同众将领商议说:“高蕃的部队,缺乏甲胄而依靠黄河天险,松懈怠惰,进攻他一定能取胜。军队不能由居中的主帅作远距离的指挥;只要有利于国家,独自作出决定也可以:应当迅速发动攻击!”程昱也认为是这样。于是向北渡河,攻打高蕃,击溃了对方,水路得以打通。
刘表派刘备向北侵犯,到达叶县;太祖派李典随同夏侯惇阻击。刘备突然烧毁营寨撤退,夏侯惇领兵追击。李典说:“敌人无故撤退,恐怕一定有埋伏;南边的道路狭窄,草木茂密:千万不能去追!”夏侯惇不听,同于禁追去,让李典留守。果然陷入敌人埋伏圈中,战斗失利;李典前去营救,刘备望见救兵来到,才分散撤退。李典随着太祖包围邺县。攻下邺县后,又同乐进在壶关包围高幹,在长广攻打管承;都击溃了敌人,升任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李典宗族、部属有三千多家,住在乘氏县;他主动要求把他们移居到魏郡。太祖笑着说:“想要学耿纯吗?”李典谦虚地说:“我愚钝胆小功劳微薄,而享受的爵位太厚,实在应该动员全族来效力;加上现在战争还没有停止,应当迁移人口来充实魏国的都城地区,以控制四方:并不是要效仿耿纯。”共迁移宗族、部属一万三千多人到邺县居住。太祖对他的忠诚很赞赏,提升他为破虏将军。
李典与张辽、乐进一起镇守合肥,孙权率领大军包围了合肥。张辽要按照曹操的预先下达的指令出战;乐进、李典、张辽三人平素都不和睦,张辽怕他们不听指令。李典慨然说:“这是国家大事,只看您的主意如何了!我难道会因为私人成见而忘了公义吗?”当下领兵同张辽出击,击退了孙权。朝廷增加他的封邑一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三百户。李典喜欢学问,看重儒雅的学者,不和众将争功。又尊敬贤德的士大夫,恭顺得唯恐失去他们,军中都称他为忠厚而有道德的人。他在三十六岁时去世。他的儿子李祯继承爵位。
魏文帝登上帝位,追念李典守卫合肥的功劳,增加了李祯的封邑一百户,赐给李典另一个儿子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一百户;又追谥李典为愍侯。
李通,字文达,江夏郡平春县人。以行侠仗义著名于长江、汝水之间。与同郡人陈恭在朗陵县起兵,很多人都去投奔他。当时有个叫周直的,部下有两千多户人家,与陈恭、李通表面和睦而心中不满。李通想设法杀掉周直,而陈恭不愿意;李通知道陈恭没有决断,便自定计策。约定时间聚会,趁酒兴正浓的时候杀了周直。周直的部下顿时大乱,李通带领陈恭杀了周直部下的头目,吞并了他的队伍。后来陈恭的妻弟陈郃,又杀死陈恭夺取了他的部队。李通击败陈郃,砍下他的头颅来,祭奠陈恭的坟墓。又活捉了黄巾军大首领吴霸并招降了他的部下。碰上大饥荒,李通倾家荡产赈济灾民,同士兵同吃酒糟、糠皮之类的粗劣食物;大家都争着为他效力,从那以后,盗贼再不敢来侵犯。
建安初年,李通带领部下到许县投奔太祖。太祖任命他为振威中郎将,驻扎在汝南郡西边。太祖征讨张绣,刘表派兵援助张绣;太祖军队失利。李通带兵连夜赶到,太祖得以再战;李通抢先登城,大败张绣的军队,升任裨将军,封为建功侯。太祖分出汝南郡的两个县,命李通在那里担任阳安都尉。李通妻子的伯父犯了法,下属的朗陵县长赵俨将他关押起来,准备处以死刑。当时百姓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州牧、太守的手中,李通的妻子号哭着向他求情。李通说:“我刚刚要与曹公共同效力朝廷,从道义上说不能以私废公!”赞赏赵俨执法不徇私情,与他结成亲密朋友。
太祖与袁绍在官渡相持。袁绍派使者到李通驻地,任命李通为征南将军,刘表也在暗中招引他:李通一概拒绝。他的亲戚部属流着泪劝他说:“现在我们孤军独守,失去大军的援助,灭亡已经是眼前的事了;不如赶紧投奔袁绍。”李通手按剑柄怒斥他们说:“曹公英明智慧,一定能平定天下;袁绍虽然强盛,却指挥无方,最终必将成为曹公的俘虏。我宁死也不怀二心!”当下杀了袁绍的使者,把送来的征南将军印绶送交太祖。又扫荡郡中的贼寇瞿恭、江宫、沈成等人,把他们全部击溃,砍头颅呈送朝廷:平定了淮河、汝水一带。太祖改封李通为都亭侯,任命他为汝南郡太守。这时候,贼寇张赤在桃山集聚党羽五千多家,被李通攻破。
刘备同周瑜在江陵包围了曹仁,另派关羽断绝了江陵北面的交通。李通率兵出击,亲自下马拔除敌方设置的障碍物,冲进敌人的包围;一边战斗一边前进,接应曹仁的部队,全军将士中以李通最为勇敢。不久他在行军途中得病去世。终年四十二岁。朝廷追赐他的封邑二百户,连同以前的共有四百户。
魏文帝曹丕即帝位,谥他为刚侯。下诏说:“当初袁绍大兵压境,许县、蔡县以南,人人都怀有异心;只有李通坚持正义不顾个人安危,使怀有二心的人纷纷服从:朕对此非常赞赏!他不幸早逝。儿子李基虽已继承了爵位,仍然不足以酬劳他的功勋。李基的哥哥李绪,此前屯驻樊城,又立战功,世代都专注于为国效劳。现在任命李基为奉义中郎将,李绪为平虏中郎将,以表示特殊的优待。”
臧霸,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人。父亲臧戒,在县里担任审案的狱掾。因为不肯依从本郡太守随便处死想杀的犯人,太守大怒;下令逮捕臧戒送往郡政府,押送的士兵有一百多人。那年臧霸十八岁,带着几十名门客;径直到费县西部山上拦截,抢回臧戒,押送的士兵没人敢动,于是他同父亲一起逃亡到东海郡,从此以勇壮闻名。
黄巾军起事,臧霸跟随陶谦打败黄巾军,担任骑都尉。他趁机在徐州招兵买马,与孙观、吴敦、尹礼等人一起聚集力量;由臧霸任首领,屯驻在开阳。太祖曹操讨伐吕布的时候,臧霸领兵援助吕布。后来吕布被擒杀,臧霸只好躲藏起来。
太祖悬赏捉住他,见到他时很高兴;让他招降吴敦、尹礼、孙观、孙观的哥哥孙康等人,都来见太祖。太祖任命臧霸为琅邪国相,吴敦为利城郡太守,尹礼为东莞郡太守,孙观为北海郡太守,孙康为城阳郡太守;把青州、徐州的沿海地区分割出来,委托给臧霸治理。太祖在兖州,用徐翕、毛晖为将军。后来兖州大乱,徐翕、毛晖一同叛变。兖州平定后,徐翕、毛晖逃亡到臧霸那里。太祖告诉刘备,让刘备通知臧霸,送上徐、毛二人的脑袋。臧霸对刘备说:“敝人之所以能够自立,就是因为不干这种事。我受曹公不杀的大恩,不敢违抗命令。但是致力于王霸大业的主上可以用信义来打动,希望将军为这件事说说话。”刘备把臧霸的话告诉太祖,太祖感叹不已,说:“这是古人才能做出的高尚事情而臧霸能够办到,我当然赞成啊!”便把徐翕、毛晖都任命为郡太守。
当时,太祖正与袁绍相持。臧霸几次率精兵进入青州威胁袁绍的侧翼,所以太祖能够专心对付袁绍,不用顾虑东部的局势。太祖在南皮大破袁谭,臧霸等人都来聚会庆贺;臧霸借这个机会请求把自己家族的子弟和部下众将的父兄家眷,全部迁到邺县居住。太祖说:“各位的忠诚,难道还需要用这来表现吗!不过,从前萧何让子弟入京侍奉皇帝,汉高祖没有阻止;耿纯焚烧自家的住宅,载着棺材追随光武帝,光武帝也没有阻拦:我又有什么理由改变这样的惯例啊!青州发生动乱,臧霸等人坚持正义出兵讨伐暴乱者,平定了青州地区,功绩最大:都封为列侯。”臧霸封都亭侯,加任威虏将军。又同于禁讨伐昌豨,与夏侯渊讨伐黄巾军余党徐和等人;都立下战功,升任徐州刺史。沛国人武周担任下邳县令,臧霸尊重优待武周,亲自到他的县政府探访。州政府中的一名部郡国从事史浮躁而不守法,武周获得罪证,把他逮捕审问后处死;臧霸因此更加看重武周。
后来,臧霸又跟随太祖征讨孙权,率先冲锋;又进入巢湖,攻打居巢,攻破城池。张辽征剿陈兰的时候,臧霸被派往皖县,讨伐吴将韩当,使孙权不能援救陈兰。韩当派兵迎击臧霸,在逢龙展开激战;韩当另外又派兵在夹石截击臧霸,臧霸打败敌人,回军驻扎在舒城。孙权派几万人马乘船进驻舒口,分兵援救陈兰;听说臧霸的部队在舒城,只好退回。臧霸连夜追击,天刚亮时,已行军一百多里,追上敌人之后先从中间截断,然后前后夹击;敌军陷入困境,一时又上不了船,很多人跳到水中淹死。由于陈兰未能得到援助,张辽才消灭了陈兰。臧霸随太祖到濡须口征讨孙权,同张辽一起充任先锋。半路遇到大雨,后面的大军先行撤退;水势上涨,敌船逐渐逼近,担任先锋的将士都很不安。张辽想要自行撤退,臧霸阻止他说:“曹公对形势的有利与否看得非常清楚,难道肯舍弃我们吗!”第二天果然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张辽回去后,把臧霸的表现对太祖讲了。太祖对臧霸很满意,任命他为扬威将军,持有节杖。后来孙权请求投降,太祖回朝,留下臧霸与夏侯惇在居巢镇守。
文帝曹丕继魏王位,升任臧霸为镇东将军,晋爵为武安乡侯,负责指挥青州各路军队。后来文帝做了皇帝,他又晋爵为开阳侯、改封良成侯。他同曹休讨伐孙吴,在洞浦大破敌将吕范。朝廷召他入朝任执金吾,赐给特进的官号。每有军事行动,文帝总是先听取他的意见。
魏明帝即位,为他增加五百户封邑,连同以前的共三千五百户。臧霸去世后,谥为威侯。他儿子臧艾继承爵位。臧艾官至青州刺史、少府,死后谥为恭侯。他的儿子臧权继承爵位。臧霸前后立下战功,有三个儿子被封为列侯,一个儿子被赐予关内侯。
上面提到的孙观,也做到青州刺史,持有节杖;他曾跟随太祖讨伐孙权,交战中负伤,去世。他的儿子孙毓继承爵位,官也做到青州刺史。
文聘,字仲业,南阳郡宛县人。在刘表手下任大将时,刘表派他防御北方。刘表死后,他的儿子刘琮继承权位。太祖讨伐荆州,刘琮献出全州归顺朝廷,又招呼文聘一起投降。文聘说:“我不能保全荆州,只有听候治罪而已。”
太祖渡过汉水之后,文聘才来投奔。太祖问他:“为什么来得这样晚呢?”文聘说:“先前不能辅助刘表尊奉朝廷。刘表虽死,我总想依据汉水固守,保全荆州;生不辜负刘家的孤儿弱女,死不愧见地下的主人。然而形势迫不得已,以至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实在感到惭愧悲伤,没脸面早来见您啊。”说完抽泣流泪不止。太祖也为之感动,说:“仲业,您真是忠臣啊!”对他非常尊重厚待。授予他军队,让他同曹纯赶往长坂追击刘备。
太祖平定了荆州,这个州的江夏郡与孙吴接壤,民心动荡。便任命文聘为江夏郡太守,让他统领从北方来的军队,把镇守边境的任务托付给他,赐他关内侯的爵位。文聘与乐进到寻口讨伐关羽,立下战功,晋爵延寿亭侯,加授讨逆将军的军职。又在汉津攻击关羽的辎重车队,在荆城焚烧了关羽的船只。
魏文帝即皇帝位后,文聘晋爵为长安乡侯,持有节杖。又会同夏侯尚包围江陵,文帝命文聘另率一支部队到沔口驻守,中途暂时在石梵停留;抵御敌军来犯的一支军队,立下战功。升任后将军,封新野侯。孙权亲自率领五万人马,在石阳城包围了文聘,形势危急;文聘坚守不动。孙权包围了二十多天后撤退。文聘乘机追击,打败了吴军。朝廷为他增加封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一千九百户。文聘在江夏郡前后几十年,恩威并施;名震敌国,贼寇不敢轻易侵犯。
朝廷把文聘的封邑分出一部分,封他的儿子文岱为列侯;又赐他的侄儿文厚关内侯的爵位。文聘死后,谥为壮侯。文岱先死,文聘的养子文休继承爵位。文休死后,他的儿子文武继承爵位。
嘉平年间,谯郡的桓禺又担任江夏郡太守;清廉俭朴,也是恩威并施,不过名声次于文聘。
吕虔,字子恪,任城国人。太祖曹操在兖州当州牧的时候,听说吕虔有勇有谋,任命他为从事史,让他带领自己的家兵镇守湖陆县。襄贲校尉杜松所管辖的地界内有居民炅母等人作乱,与昌豨勾结;太祖命吕虔代替杜松的职务。吕虔到达以后,邀请炅母和他的首领以及同党几十个人,赏给他们酒饭;先挑选壮士埋伏在旁边,吕虔看到他们都喝醉了,指挥伏兵出动把他们全部杀死。然后安抚炅母的部下,平定了动乱。
太祖让吕虔兼任泰山郡太守,这个郡依山傍海,社会秩序混乱;百姓听说吕虔要来当太守,都逃跑或藏匿起来。而袁绍所设置的中郎将郭祖、公孙犊等几十个人,又占山为寇:百姓深受其害。吕虔率领家兵到达泰山郡后,施加恩惠、讲求信用;郭祖的党羽纷纷降服,藏到山里的百姓也都出来定居故乡。吕虔挑选强壮民丁补充到军队中,泰山郡从此便有了一支精兵,在各州郡中名声远扬。济南国的黄巾军首领徐和等人,所到之处劫持县令,攻打城池。吕虔率兵与夏侯渊共同出击;前后打了几十仗,斩首俘虏了几千人。太祖派吕虔督领青州各郡的地方部队,讨伐东莱郡的李条等各路贼寇,立下战功。太祖向吕虔发布嘉奖令说:“人有志向,必定能成就大事,这是有志之士所追求的目标。您在泰山郡以来,捕捉奸人讨伐暴徒,使百姓获得安宁;亲自冒着敌人的箭矢和礌石去打仗,每次出征总能取胜。过去寇恂在汝南、颍川两郡扬名;耿弇针对青、兖二州进献出兵平定的大计:古人和今天的您都一样啊。”吕虔被推举为茂才,加授骑都尉职衔,依然管辖泰山郡。吕虔在泰山郡十几年,威恩并施。
文帝曹丕继承魏王位,加授吕虔裨将军的军职,封他为益寿亭侯。不久吕虔升任徐州刺史,加授威虏将军的军职。吕虔请琅邪郡人王祥担任别驾,民政的事情全部委托给王祥去办;世人都赞扬他能够任用贤才。吕虔征讨利城郡的叛乱者,斩杀俘获敌人有功。
魏明帝即位,改封他为万年亭侯;增加封邑二百户,连同以前的共六百户。吕虔死后,他的儿子吕翻继承爵位。吕翻死,他的儿子吕桂继承爵位。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县人。他身高八尺多,腰大十围;形貌雄伟刚毅,勇气力量大得惊人。汉朝末年,许褚聚集青年人和同姓宗族几千家,修筑坚固的壁垒抵抗贼寇。那时候汝南郡葛陂一带的强盗一万多人,前来进攻许褚的壁垒。许褚人少打不过,拼死力战疲劳到极点,弩箭也用光了,他就叫壁垒中的男女老少,把木盆一样大小的石头搬来放在壁垒四角上。许褚用石头飞掷敌人,谁碰上石头谁的身体就被打碎;强盗们吓得不敢逼近。眼看粮食缺少,他假装同对方讲和,用牛和敌人交换食物;对方来取牛,牛总是跑回去。许褚便冲出阵前,一手抓住牛尾,把牛倒着拉退了一百多步。强盗们大惊,不敢要牛而逃跑了。从此,淮河、汝水、陈国、梁国一带,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惧怕他。太祖曹操扫荡淮河、汝水一带,许褚带领部众归顺太祖。
太祖看到他后认为真是雄壮,说:“这就是我的樊哙啊!”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尉,让他担任自己的随身警卫队队长;跟随他来的侠客,都充当警卫队员。许褚随太祖讨伐张绣,充当先锋,杀死了上万的敌人。升任校尉。又随太祖在官渡讨伐袁绍。当时经常侍从太祖的卫士徐他等人企图谋杀太祖;因为许褚总是在太祖旁边侍卫,害怕他而不敢轻举妄动。等到许褚下班休息不在跟前的时候,徐他等人身藏利刀进了太祖的营帐。许褚到了下班休息的住房后心神不安,又回来侍卫太祖。徐他等人并不知道,进帐之后见到许褚,不禁大惊失色。许褚觉察到徐他等神色反常,当即杀了他们。太祖对许褚更加亲信,出入都和他同行,不离左右。跟随太祖包围邺县,他奋勇力战建立功勋,被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又随太祖到潼关讨伐韩遂、马超。太祖要北渡黄河,到了河南岸,太祖先让士兵渡过;自己和许褚及一百多名侍卫留在南岸断后。马超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来追击太祖,箭矢像雨点一样飞来。许褚报告太祖说:“敌人来得很多,现在士兵都已经渡过河去,我们也应离开了!”便扶着太祖上船。敌军发起猛攻,士兵争着要渡河,船因超重快要沉没;许褚用刀砍死攀船的士兵,左手举着马鞍护住太祖。船工被流箭射中死去,许褚赶忙用右手撑船,勉强渡过对岸。那一天若不是许褚,太祖就很危险了。
后来,太祖同韩遂、马超单独对话;不许左右的侍卫跟随,只带了许褚一个人。马超仗着自己力大,想靠近后突然袭击捉住太祖;他早就听说许褚勇猛,怀疑跟来的就是他。便问太祖说:“您有位虎侯,在什么地方?”太祖回头向许褚一指,许褚就瞪眼怒视马超。马超不敢妄动,各自返回。过了几天两军会战,击溃了马超,许褚亲自斩杀敌人。升任武卫中郎将。武卫的称号,就是从许褚开始的。
军中因为许褚力大如虎而生性质朴憨厚,都称他为“虎痴”,所以马超要问虎侯在什么地方。到现在人们还这样称呼他,都以为这是他的姓名。
许褚性格谨慎守法,质朴稳重,沉默寡言。曹仁从荆州来拜见太祖,太祖在内室还没出来,曹仁在殿外和许褚相见。曹仁招呼许褚,到等候召见的房间里坐下谈话;许褚说:“魏王就要出来了。”说完便返身进殿。曹仁很不高兴。有人因此而责备许褚说:“征南将军曹仁是宗室重臣,屈尊来招呼你。你怎么推辞了呢?”许褚说:“他虽然是亲戚重臣,却是宫外的大臣;我担任宫内的侍臣,要谈就当着众人面前谈好了。私下还进屋去谈什么?”太祖听说以后,更加喜欢和厚待他,提升他为中坚将军。太祖去世,许褚痛哭得口吐鲜血。
文帝即皇帝位,封他为万岁亭侯,升任武卫将军;负责指挥京城驻军当中的宫廷禁卫军,对他十分亲近。起初,许褚所统率的部下跟随太祖东征西讨,太祖认为他们都是勇士,同一天把他们都任命为将领。后来,因立功升任将军封侯的有几十个人,做都尉、校尉的有一百多人:都是精于剑术的勇士。
魏明帝即位,封许褚为牟乡侯,封邑七百户;赐他一个儿子关内侯的爵位。许褚死后,谥为壮侯。他的儿子许仪继承爵位。许褚的哥哥许定,也因立下战功担任振威将军,负责指挥在道路上流动巡察以保卫皇帝的卫士。
太和年间,明帝思念许褚的忠诚,下诏赞美他;又赐他子、孙二人关内侯爵位。许仪被钟会处死。泰始初年,许仪的儿子许综继承爵位。
典韦,陈留郡己吾县人。体形魁伟,膂力过人;有志向节操,喜欢行侠仗义。襄邑县的刘氏和睢阳县的李永有仇,典韦要替刘氏报仇。而李永曾任富春县长,防备得很严密。典韦坐着车带着鸡和酒,伪装成等待拜见李永的人;门一开,他就带着匕首冲进去杀了李永,连他的妻子也杀了。然后慢慢走出来,取出车上的刀戟,缓步走了。李永的住处接近集市,整个集市的人都震惊了;有几百人去追典韦,可是没有谁敢靠近他。走了四五里,遇到他的伙伴,奋战一阵才脱身。从此地方上的豪杰都知道他的大名。
初平年间,张邈发动义军讨伐董卓。典韦担任士兵,是司马赵宠的部下。军营正门的大旗又高又大,士兵都举不动;典韦只用一只手就把它举了起来,赵宠对他的力量很惊异。
后来典韦又转到夏侯惇手下,屡次杀敌立功,升为司马。
太祖在濮阳县讨伐吕布。吕布在濮阳西边四五十里的地方有另一处兵营。太祖夜间去偷袭,到天亮时击溃敌人。还没有来得及撤回,吕布的救兵赶到,从三面交替进攻。当时吕布亲自上阵冲杀,从早晨到太阳偏西打了几十个回合,相持不下,情况十分紧急。太祖招募冲锋陷阵的敢死队,典韦首先报名;他带领应募的几十名勇士,都穿上几层衣服双重铠甲,丢下盾牌,只拿着长矛大戟。这时西面告急,典韦率军阻挡;敌兵用弓箭乱射,箭像雨点一样飞来。典韦看也不看,对同伴说:“敌人冲到离我十步远的时候,再告诉我!”同伴说:“十步了!”典韦又说:“到五步再告诉我。”同伴都害怕了,大声疾呼:“敌人到了!”典韦手握十几支戟,大吼一声跃起,碰上他的戟锋没有不立即倒地的,吕布率军退却。正好天色也到傍晚,太祖得以撤退。
于是太祖任命典韦为都尉,让他在自己身边;率领亲兵几百人,常常环绕大帐巡逻。典韦雄壮勇武,部下都是严格挑选的士兵;每次战斗,他都先冲上去攻陷敌阵。
典韦升任校尉,他的性格非常忠诚谨慎稳重;总是白天在太祖旁边侍立,夜晚睡在大帐左右,很少回到自己的帐中歇宿。他喜欢喝酒吃肉,食量相当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人;太祖每次赐他饮食,他就要畅饮猛吃,左右不断送上酒菜,几个人要轮番端来才供得上。太祖觉得他真是豪壮。典韦好使大双戟,他的双戟,威力比得上长刀。军中为他编了顺口溜说:“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太祖征伐荆州,到宛城,张绣来投降。太祖非常高兴,招请张绣和他的将领,设宴欢聚。太祖亲自斟酒,典韦握着大斧站在背后;斧刃长达一尺,太祖每到一个人的前面斟酒,典韦就举起长斧盯住那个人。酒宴从始至终,张绣和他的将领没有人敢抬头看。
过了十多天,张绣造反,偷袭太祖大营。太祖战斗失利,轻装骑马逃跑。典韦在营门里面死战,叛军攻不进去;就散开从别的门一拥而入。当时典韦身边的部下还有十多人,都拼死战斗,无不以一当十。叛军在前后越聚越多,典韦用长戟左右攻击;一戟杀去,就有十几支矛被击断。部下死伤殆尽,典韦也受伤数十处。又用短兵器接战,敌兵冲上前肉搏。典韦用双臂挟住两人用来击打敌人,剩下的不敢上前。典韦又冲上前去突击,杀死几人;这时重伤发作,他瞪眼大骂而死。敌人这才敢上前,割下他的头,互相传看,又返回来看他的躯体。
太祖退到舞阴县,听说典韦英勇战死,痛哭流涕;招募间谍取回他的遗体,亲自哭泣祭奠后,派人送到襄邑县安葬。让他的儿子典满担任郎中。太祖每次经过他的墓地,总用猪、羊二牲来祭奠他。太祖思念典韦,任命典满为司马,让他在自己身边。
文帝曹丕即魏王位,任命典满为都尉,赐他关内侯的爵位。
庞德,字令明,南安郡狟道县人。年轻时曾担任郡政府的办事吏员和州政府的从事史。初平年间,跟随马腾进攻反叛的羌人和氐人,屡次立功。逐渐升到校尉。建安年间,太祖曹操在黎阳县征讨袁谭、袁尚。袁谭派郭援、高幹等人攻占河东郡,太祖命钟繇率领关中诸将讨伐他们。庞德随马腾的儿子马超,在平阳县抵御郭援、高幹。庞德担任先锋,进攻对方,大获全胜,亲自斩了郭援。被任命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张白骑在弘农郡造反,庞德再次随马腾出征,在东、西崤山之间大破敌军。每次出战,庞德总是突破敌阵击溃敌人,勇冠全军。后来马腾入朝担任卫尉,庞德留下来归马超指挥。太祖在渭南打败马超,庞德随马超逃入汉阳郡,据守冀城。后来又随马超逃到汉中,投奔张鲁。
太祖平定汉中,庞德随部队投降。太祖一向听说庞德骁勇,任命他为立义将军,封为关门亭侯,封邑三百户。侯音、卫开等人占据宛城叛变,庞德率领部下与曹仁攻克宛城,斩了侯音、卫开;便南下驻扎在樊城,讨伐关羽。樊城地区的将领们,因为庞德的哥哥正在汉中刘备的手下效力,对他产生怀疑。庞德常常说:“我受国家恩惠,自当以死报效。我要亲自击杀关羽。今年我不杀关羽,关羽就该杀了我!”后来他亲自同关羽交战,一箭射中关羽前额。那时庞德常骑白马,关羽的士兵称他为白马将军,都很怕他。
曹仁让庞德在樊城北边十里的地方驻扎。碰上连下十几天大雨;汉水泛滥,樊城平地水深五六丈,庞德同众将上堤避水。关羽乘大船进攻,四面包围之后向堤上射箭。庞德披甲持弓对射,箭无虚发。将军董衡、部下将领董超等人想投降,庞德立即把他们处死。从清晨一直激战到午后,关羽攻击更急;庞德的箭用完了,就用短兵器逼近肉搏。
他对将领成何说:“我听说良将在死亡面前决不会苟且偷生,志士也不会毁掉节操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越战越愤怒,越战气越壮;但水势也越来越大,将士们纷纷投降。庞德同部下一名将领、两名侍从,弯弓搭箭,乘上小船,准备撤回曹仁营中。因为水大船翻了,弓箭也丢了;庞德一人抱着船浮在水中,被关羽俘获。
庞德站立不跪。关羽对他说:“您哥哥就在汉中,我想用您为将军,为什么不早投降呢?”庞德骂关羽说:“你这家伙,说什么投降!魏王率领甲兵百万,威震天下。你们的刘备不过是平庸之辈,岂能敌过魏王!我宁肯做魏王的鬼,也不当贼人的将!”结果他被关羽杀死。太祖听说后很悲痛,为他的死而流泪,封他两个儿子为列侯。
文帝曹丕即魏王位,派使者到庞德墓前送去谥号。下诏说:“从前先轸在战场上为国献身,王蠋宁肯自刎也不为敌人服务;不惜捐躯以追求节操的完美,前代人都赞美他们。庞德效法和发扬古人的果敢刚毅精神,赴难立名;在当时人们就一致称赞他,他的大义比过去的古人还崇高。寡人痛惜他,追谥他为壮侯。”又赐给他儿子庞会等四人关内侯的爵位,封邑各一百户。
庞会勇猛刚烈,有他父亲的风范,官做到中卫将军,封为列侯。
庞淯,字子异,酒泉郡表氏县人。起初以凉州从事史的职衔代理破羌县的县长。碰上武威郡太守张猛叛变,杀死了凉州刺史邯郸商。并下令说:“敢有为邯郸商吊丧的,一律处死不赦!”庞淯听说上司遇害,丢弃官职昼夜赶路;赶往邯郸商的遗体前痛哭致哀,然后来到张猛门口,怀中藏着匕首,想借见面的机会来杀死张猛。张猛知道他是义士,下令把他送走而不杀他。从此庞淯就以忠烈出名。
酒泉郡太守徐揖请他任主簿。后来郡里的黄昂造反,包围了郡城。庞淯抛弃了妻子儿女,乘夜翻越城墙逃出包围圈,向张掖、敦煌两郡告急。两郡的太守起初有怀疑,不肯发兵,庞淯当场要拔剑自杀;两郡的太守被他的义气感动,同意派兵救援。可惜援军未到而酒泉郡城已被攻陷,徐揖被杀。庞淯便收殓徐揖的遗体,送回他的故乡;穿上孝服为他居丧三年后才回来。
太祖听说后,任命庞淯为下属。魏文帝称帝后,任命他为驸马都尉。升任西海郡太守,赐他关内侯的爵位。后来又征召他入朝担任中散大夫。他死后,儿子庞曾继承了他的爵位。
起初,庞淯的外祖父赵安,被同县的李寿所杀。庞淯的三个舅舅同时病死,李寿家非常高兴。庞淯的母亲赵娥痛感父仇未报,便乘着挂上帘子的车,袖藏短剑,白天在都亭前刺死了李寿;然后,缓步走到县令的官署,面不改色。说:“父仇已报,请判我死刑吧!”禄福县的县长尹嘉,不惜丢官免职释放她,赵娥不肯离开,县长只好强迫用车把她送回家。碰上朝廷宣布大赦,她得以免罪。州郡的人们都十分赞赏看重她,把她的事迹刻在石碑上,又在赵娥家所在的巷口树立显著的标记以示表彰。
阎温,字伯俭,天水郡西县人。以凉州别驾的职衔代理上邽县的县令。马超逃亡来到上邽,本郡的任养等人率众迎接;阎温阻挡任养,禁止不住,只好骑马逃回州城。
马超又包围了凉州当时的治所冀县,形势紧迫;州刺史派阎温秘密出城,向夏侯渊告急。而马超军队的包围圈有好几层,阎温夜里潜水出城。第二天,敌人发现踪迹,派人追踪拦截。在显亲县界内追上他,捉住他来见马超。
马超解开他的绳索,对他说:“现在的胜败形势已经分明,您为这座孤城请救兵却被人捉住,还怎么表现大义呢?如果听我的话,回去告诉城里,东方不会有救兵来了,这才是转祸为福的计策。若其不然,今天就把您杀了!”阎温假装同意,马超用车载着他来到城下。他朝着城内大声喊道:“大军不出三天就会到达,大家要努力呀!”城中将士都感动得哭泣,高呼万岁。马超恼怒得很,责问他:“您不要命了吗?”阎温拒不回答。当时马超久攻冀县不下,所以打主意慢慢引诱阎温,盼他回心转意。又对他说:“您城里的朋友,有想跟我合作的吗?”阎温又不理睬。马超便严厉地责备他。阎温说:“事君之道誓死不生二心,你却要让忠厚的人说出不义的话,我难道是苟且偷生的人吗!”马超顿时就杀了他。
先前,河西一带发生骚乱,道路隔绝不通。敦煌郡太守马艾死在任上,太守府里又没有郡丞;功曹张恭学问品行素来都好,郡中的人便推举他代理长史的职务:恩惠信用都很显著。张恭派儿子张就往东去见太祖曹操,请求委新太守来。当时酒泉郡的黄华、张掖郡的张进,都各自占领本郡,准备拉张恭加入造反。所以张就到了酒泉,即被黄华扣押;用利刀相威胁,张就始终不屈服。私下给张恭写信说:“大人统领鼓励敦煌军民,忠义显著,难道因为儿子在困厄之中就放弃了自己的初衷吗!从前乐羊喝了用儿子的肉做成的羹,李通全家人都被王莽杀害;报国的臣僚难道能顾念妻子儿女吗!现在大军快要到了,只应当赶快出兵牵制住叛军!希望不要顾及对子孙后辈的宠爱,以免让我死不瞑目。”
张恭看了来信立即派堂弟张华,领兵攻打酒泉郡的沙头、乾齐两县。张恭又连续派兵紧跟在张华的后面,准备彼此随时支援。另派二百名铁骑兵,再加上去迎接新太守的吏员下属;往东沿着酒泉郡的北部边塞,直接出张掖郡的北河,去迎接新任太守尹奉。当时,张进在等黄华的援助;黄华想要救张进,又顾虑西面张恭的部队,怕他们袭击自己的后方,只好向金城郡的太守苏则投降:张就竟然平安活了下来,尹奉也得以到达任所。
黄初二年(公元 221),朝廷下诏褒奖张恭,赐他关内侯的爵位。此后任命他为西域戊己校尉,过了几年又召他回朝,要授予他侍从近臣的职务,让他的儿子张就接替西域戊己校尉一职。张恭到了敦煌县,坚持说自己病重推辞了朝廷的征召。
他在太和年间去世,朝廷赠他执金吾官衔。张就后来担任金城郡太守,父子都著称于凉州。
评论说:李典崇尚儒雅,公而忘私,真是好啊!李通、臧霸、文聘、吕虔,镇守保卫州郡,都能恩威并施。许褚、典韦在太祖左右抗御外来的袭击,差不多就是汉朝的樊哙了。庞德献出生命痛斥敌人,有周苛的节操;庞淯不怕拔剑自杀,忠诚感动了邻郡。阎温对城高呼,其刚烈真可以和从前的解杨、路中大夫相媲美了。